青春纪:青春的视觉趣味与艺术创作思维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青春纪:青春的视觉趣味与艺术创作思维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艺术,艺术理论,

作者: 王静,崔君霞主编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字数: 160000版次: 1页数: 174印刷时间: 2010-1-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25845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已经逐渐跨入当代艺术的主流阵营,他们的作品使艺术时尚化、潮流化,他们对现实生活透视犀利,却又不做作。本书从20世纪的“70后”“80后”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入手探讨这一年龄段艺术主流的创作心态和思维技巧。

目录

轻诉我的童话嘉年华

——杨静的近作

拟童话

戏出来的虚拟艺术

——话说年青一代艺术的新动向

视界无限大

理性的声音

“青春”远去之后……

——伍劲对话尹朝阳

自由男孩的魔法世界

“小人物”的大智慧

非人之人和梦中之梦

——论李继开绘画

李继开形塑“70后绘画”的深层本质

从冰山一角问起

自我一代

——论李继开所代表的新艺术

从动物乐园到“苦涩”童年

——曾建勇童话世界中的现实玩昧

青春与2007

——何多苓欧阳江河对谈

每个大人过去都曾经是个小孩

——关于欧阳春

“飘一代”现象及其精神图式

“70后”艺术还能走多远?

“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后的一代

搜寻:我们是“70后”

书摘插图

轻诉我的童话嘉年华

——杨静的近作

文/王静

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杨静,已在当代艺术圈待了6年有余。30岁貌似一个坎,许多人将自己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定在30岁,成功与否在此一役。杨静他们这拨人就站在这个坎上。从学校毕业后的第三个年头,杨静与朋友兼同学的其他11个人就在酝酿着折腾一个展览,作为自己毕业3年的一个总结,这就是2003年的第一次“N12”联展。这个展览在那一年因其年轻而新鲜的亮相,给了无数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Nl2”的联展已持续办到第四回了,杨静的各色各样的玩偶精灵也以其“卡通”的视觉图示和另类的风格逐渐得到策展人和理论家的关注。

随着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这拨人逐渐跨入当代艺术的主流阵营,“70后”对卡通的痴迷究竟是时代性的文化投射、文化反映,还是文化性的归属与区分,仍被广泛讨论,“卡通”在这代人精神特质上的属性体现也成了一个暂无结果的讨论话题。当年沉醉于《铁臂阿童木》《蓝精灵》《花仙子》《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的孩子们如今都长大了,最早引进中国的那些日本、美国的卡通片和漫画,曾是这拨人年幼时的精神食粮,在经济逐渐独立之后,各种不断推陈出新的炫目的时尚玩偶成为许多“70后”的收藏目标,玩偶成为他们构思理想世界的载体。他们带着儿时对卡通的痴迷进行创作,作品中也或多或少烙下了卡通的印迹。

……

书摘与插图

青春纪:青春的视觉趣味与艺术创作思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