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政治理论,

作者: 岳川夫,沈济时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字数: 320000版次: 1页数: 310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809052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今的中国,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集体又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此为指导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将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与道德法治建设;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等。

目录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岳川夫: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沈济时:列宁对党政关系的探索及启示

赵庆寺:试论安全研究的理论视角

陈庆权:审美心理学学说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李宏昀:《逻辑哲学论》中的“语言图像理论”初探——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切入点

任颖龙:试比较共产主义与柏拉图之“理想国”

张妍:浅析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

王建龙:论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在近代中国的双重紧张关系

万勇华:严复自由主义思想体系探析

刘招成:从崇拜到鄙视:美国早期对中国看法的变化

易欣:金融危机成因及应对策略——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

李波:关于扩大内需复苏中国经济的思考

庞鹂:在群体心理视角下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许方园:中美暴力事件比较初论——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出发

虞金侃:群众路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马克思主义与道德法治建设

陈代波:开放与渗透:台湾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胡克培:执法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论执法制度的伦理

刘正浩:关于法律伦理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张秀:法律正当性研究起点的转换——从马克思的主体性到哈贝马斯的交互主体性

王虹:论摩尔的“善是不可定义的”

曹婧:从隐私到可见——网络社会信息隐私权与曝光的伦理问题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徐家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研究——兼论大学生的情感取

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

何益忠:论作为“思政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特殊性

喻包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川:两类女生在异性交往中的差异比较以及机制分析

李洁:学习型学校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周嘉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理论、现状与建议

——基于对上海部分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的调查

潘晓芩:论政法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归因及对策

2008年华东政法大学管理创新研究项目课题组胡克培刘正浩朱敏

马海涛 吴玲:依法治校与创新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