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图像研究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道经图像研究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道教 ,

作者: 许宜兰 著

出 版 社: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9-11-1字数: 250000版次: 1页数: 338印刷时间: 2009-11-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52470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国家“九八五”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中国美术史中相关美术作品及资料记载,对道经中具有代表性的道经图像按神仙图像、修炼图像、洞天福地图像三部分进行分类研究和诠释,并阐释了道经图像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的相互影响。作者结合道教信仰、道教思想与道教美术的具体内涵,采取整体叙事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横向归纳整理道经中的神仙、修炼、洞天的图像内容,纵向考察了道经与图像的历史渊源,从而勾勒出道经图像的演变及其所蕴涵的道教思想和文化内涵,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美术浪漫奇幻风格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许宜兰,女,1968年5月生于河南洛阳,1986年考入洛阳师专美术系,1988年至2002年在洛阳市美术职业中专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其间于1996年至1999年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完成装潢设计专业本科学习;之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并于2002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师从钟仕伦教授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考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道教专业,师从潘显一教授,并于200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道教艺术。现任教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本书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道经图像概述

一 道经图像基本类型

二 道经图像的思想内核——神仙信仰

三 道经图像发展述略

第一章 道经中的神仙图像

第一节 道经中的神仙谱系图像

一 《三才定位图》分析

二 “三才”与“一气化三清”思想

三 由《三才定位图》看道教神祗系统图像及发展

第二节 道经中的神灵图像

一 道经神灵图像概说

二 神灵图像个案分析

第三节 道经中的仙真图像

一 仙真图像概说

二 仙真图像举要

第二章 道经中的修炼图像

第一节 道经中的存思图像

一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图像简介

二 由《太上老君大存思图》图像看道教存思的对象及方法

三 存思图像中所反映的道教生死观

四 存思图像——想象力的世界

第二节 道经中的内丹修炼成仙图像

一 《金液还丹印证图》图像分析

二 内丹修炼图像的历史溯源

三 从《金液还丹印证图》图像说道教内丹修炼之法

四 内丹图像在中国美术中的表现

第三节 道经中的道德修炼成仙图像

一 《太上感应篇》、《阴骘文像注》、《阴骘文图证》图像简介

二 道教劝善思想及劝善图像的渊源

三 文昌帝君形象与《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蕴含的劝善思想

四 道教劝善成仙思想在《阴骘文像注》、《阴骘文图证》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道经中的洞天福地图像

第一节 洞天福地图像概述

第二节 洞天福地图像渊源

第三节 道经中的洞天福地图像举要

一 《罗浮山图》

二 《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

结语:道经图像的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图片索引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