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商业道德,

作者: 孙智英著

出 版 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8-1字数: 300000版次: 1页数: 402印刷时间: 2002/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74140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合理因素,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对信用的本质含义、结构特征及价值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而确立市场经济背景下研究信用及其相关问题的指导思想。

本文认为,作用作为一种伦理规范,反映在经济行为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反映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范畴,它不仅能带来一定价值,它本身也成为一种资源,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然要求的。在转轨时期,由于市场主体行为的利益最大化倾向以及对信用经济意义认识不足,在经济领域中出现了普遍的反信用行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危害性,其成因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认识上、制度上、管理上的原因。因此,解决信用问题的路径有赖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和管理创新。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信用问题的历史考察

第三章 信用的有关理论考察

第四章 关于信用问题的理论探讨

第五章 市场主体及其信用行为分析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方式

第七章 经济转型期信用危机及根源分析

解决信用问题的路径

小结:信用机制的历史发展体现辨证否定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