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亚洲消费者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争夺亚洲消费者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经济,国际经济,

作者: 欧高敦 总编

出 版 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字数: 100000版次: 1页数: 100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0588880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更多麦肯锡:中美清洁能源合作,评估可持续发展,专访思科公司钱伯斯,时艰更看领导力。

内容简介

世界正目睹传统的全球金融模式的深刻变革,一些国家(如中国和日本)已经证明了自己非凡的恢复能力。经济在增长,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十足,这或许是表明“亚洲世纪”即将到来的信号。

但是,美国私人消费的衰落已经迫使亚洲各经济体开始考虑扩大彼此间的贸易往来和激活自己国内市场消费的新途径。为了保持增长动力,这些经济体必须鼓励本国消费者增加消费支出。

在这动荡的多事之秋迅速形成的经济新秩序下,在亚洲地区的成功将成为企业继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这对亚洲本地企业和全球企业,都是如此。

亚洲的消费者正准备从过度消费的发达国家消费者手中夺过接力棒。但是,麦肯锡的经验表明,即便是那些最精明老道的跨国公司,对充分利用亚洲的增长潜力也准备不足。亚洲地区的市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消费者的品位和爱好也在不断演变。

此外,即使是那些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也可能对亚洲消费品市场变化的速度和规模感到始料不及。

消费品企业要迎接这种挑战,就必须彻底改变在亚洲地区的战略、运营、组织和营销的思维方式。

目录

争夺亚洲消费者

导读:亚洲时代到来了吗?

地区性试图,本地化行动:——争夺亚洲消费者的四项措施

日本在中国的挫折

解读中国的富裕消费群体

中国需要一个向消费者倾斜的展模式

圆桌研讨:中国的消费挑战

准备迎接亚洲的未来——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Stephen Roach专访

迅速发展的中国消费金融市场

聚焦特写

时艰更看领导力

专访名人录

麦肯锡全球调查:危机中的领导者

专题研究

评估社会责任计划的价值

可持续发展“绿色”

专访

麦肯锡对话全球企业领袖——思科公司约翰•钱伯斯

麦肯锡全球调查:企业如何从Web 2.0中获益

中美为什么应在清洁能源领域建立伙伴关系

三种清洁能源技术中的机会

制定全球气候议程——李侃如专访

聚集特写

俄罗斯如何才能提高生产率

其他栏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