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

王朝导购·作者佚名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参考价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类: 图书,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微生物学,

作者: 张敬平,肖付刚,赵晓联等编著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字数: 271000版次: 1页数: 228印刷时间: 2010-1-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206555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当前由于工业化的加快,各种有机物的排放加速了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蓝藻水华大面积爆发。蓝藻水华能产生多种毒素,微囊藻毒素是其中毒性较强、最常见的一类。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微囊藻毒素的毒性以及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之后重点阐述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检测技术,并介绍国内外关于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最新的进展情况。其中汇编了参编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对于环境科学与疾病控制领域研究水污染和藻类水华危害,以及从事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的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

第一节蓝藻概述

第二节水体富营养化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二、富营养化的评价标准

三、富营养化水体的特征

四、富营养化的产生机理

五、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六、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

七、富营养化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第三节蓝藻水华的污染现状

第四节蓝藻毒素的种类、结构及毒性机理

一、蓝藻神经毒素

二、蓝藻肝毒素

三、其他毒素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微囊藻毒素概述

第一节微囊藻毒素简介

一、概述

二、微囊藻毒素的结构

三、微囊藻毒素的理化性质

第二节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分布和变迁

一、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机制

二、微囊藻毒素的分布

三、微囊藻毒素在水体中的迁移

第三节微囊藻毒素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一、光照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二、温度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三、不同形态氮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四、不同形态磷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五、痕量金属对微囊藻毒素的影响

第四节微囊藻毒素对水环境的影响

一、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细菌的影响

二、微囊藻毒素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三、微囊藻毒素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第五节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

一、欧洲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

二、美洲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

三、亚洲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

四、我国淡水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情况

第六节微囊藻毒素的危害和毒性机理

一、MCLR对动植物的危害

二、MCLR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三、MC的毒性机理

第七节微囊藻毒素的稳定性和去除方法

一、微囊藻毒素的一般稳定性和去除研究

二、化学方法对微囊藻毒素的分解和去除

三、生物法对微囊藻毒素的分解和去除

四、物理方法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

第八节微囊藻毒素标准制订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分离技术

第四章微囊藻毒素的化学分析检测方法

第五章微囊藻毒素的生物检测方法

第六章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化学分析检测方法

第七章微囊藻毒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第八章微囊藻毒素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第九章展望

附录

附录一主要缩略语表

附录二蓝藻水华照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