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二(15)

来源:王朝搜索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一(15)

图15:C2的落日。第二次从C2返回大本营的途中,我一路都在队伍的最后面拍照。转过一个山头,一看其他队员都不见了!天气越来越差, 能见度只有不到100米, 我转来转去找不到路标旗。顿时冷汗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二(15)

图35:这个雪桥是比较危险的一段, 是C1到C2路上。今年雪少,气温相对高, 雪化得快,此雪桥走得让人胆战心惊:万一垮了, 下去就是上百米,呵呵,几秒钟的快感。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三(6)

图45:晒太阳的这两位在山上。本图片由王琳提供。thank u very very much.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三(2)

图41:笑容。2003年7月17日, 第一次从大本营到C1的拉练就走趴下几个, 我也算是中间的一个吧。这张照片是在5000米的地方,八戒和芳芳对着我的相机强作微笑,其实这时芳芳刚刚吐过。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二(18)

图38:这几位不是登山队员, 但他们比登山队员还牛,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寒地与旱地环境研究所冰芯组的队员,一般他们都在山上呆3个月。他们在穆士塔格钻探的冰芯最深的超过160米,有近千年的气候变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二(14)

图34:冲顶路上。大约海拔 7100米。 每一步都很艰难,比电影的慢动作还慢。大约20步就休息一会。这样躺在雪地里休息是很危险的。还好有队友互相提醒不要睡着了。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二(9)

图30:C1的落日。 我被分在老弱病残的B组,我也总是落在最后, 从大本营到C1我一般要7个小时。这是我在即将到达C1的时候趴在冰雪上拍摄的落日:太阳就要下山了, 还没有到C1, 急。 这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二(5)

图26:位于杨不拉克冰川另外一侧的江不拉克冰川, 我们的大本营就在这两个冰川中间, 都是大约一个小时徒步就到。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二(1)

图22:C1的3顶高山帐。

2003慕士塔格图片报导一(17)

图17:贵州的吴小岚,是队里唯二的女队员。 这是在大本营照的, 不是顶峰.:) 并不是说我们代表中国。登山的老外比国人多,山上的10多支队伍大多数都是来自欧美的老外,他们都扛着自己的国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