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秋千——“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古代有打韆鞦的习俗,也叫千秋节,千秋两字过去均为“革”字旁,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动。这是远古时人们为了获取高处的食物而进行的活动。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
清明节,祭祖·狂欢现在时 在寒食节的发源地——绵山(山西介休市东南20公里处),生活在这片故土的人们对清明寒食有着更深的感触和理解。也正是因此,这里清明节期间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得到了最真切解读和传承
植树——“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晋文公第二次祭拜介子推时,曾亲手折几枝嫩柳插在子推的坟头,后来有人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植树的风俗和介子推
拜扫——“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 在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介休绵山,寒食清明节的早上,各个家族的最长者带领儿孙们(女子有避讳)整齐肃穆的前往祖先的坟地祭拜。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最
-- 记者5日获悉,清明节期间,祖籍福建的台胞纷纷搭乘直航航班来到福州,返乡祭祖,一周来抵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的直航航班几乎班班满员,旅客数比平时增加30%以上,总数达4
清明小长假临近,记者昨日了解到,受市民出游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福州旅行社在此期间推出的线路多以“休闲”为主,很少推出祭祖寻根游、缅怀先烈游等特色旅游线路。 清明小长假市民
清明活动还有很多,它们被传承近三千年,已然升华成为中国人心中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又实在是灵魂的一种无比圣洁的寄托啊!在这些淳朴民俗的背后,源远而又深厚的中华文化永远是最真挚最神圣最强大的后盾! 清明节,祭
-- 4月1日,朱氏后裔一行近三百人在禹州市定王陵景区举行清明祭祖活动,祭拜人员主要涉及我省和周边陕西西安、山西大同朱氏后代。 朱氏后裔之所以选择在禹州市定王陵景区
-- 中广网兰州4月1日消息 随着天气趋渐转暖,作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清明前后选择火车回乡扫墓祭祖、外出踏青的市民开始提前凸显,根据车票预售情况,预计4月2日至5日共计
清明节,祭祖·狂欢过去时 2640年前,一个忠孝清烈的人在中国绵山被焚作古。2640年前,为纪念这位忠孝清烈的先贤,人们开始用寒食清明节来纪念他。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介子推。他抛功利于九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