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禹墟遗址的年代与“大禹治水”“禹娶涂山氏”的年代吻合

来源:王朝搜索
 
蚌埠禹墟遗址的年代与“大禹治水”“禹娶涂山氏”的年代吻合

近日,社科院考古所王巍所长等专家来到蚌埠禹墟考古发掘现场调研,在实地考察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之后,王巍说,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唯一的重点考古发掘项目,禹墟遗址首次考古发掘目的已达到,该遗址

蚌埠禹墟遗址的年代与“大禹治水”“禹娶涂山氏”的年代吻合

近日,社科院考古所王巍所长等专家来到蚌埠禹墟考古发掘现场调研,在实地考察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之后,王巍说,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唯一的重点考古发掘项目,禹墟遗址首次考古发掘目的已达到,该遗址

蚌埠:最早祭祀遗址在禹墟 四期发掘在三四月份展开

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禹墟发掘项目负责人王吉怀教授向记者表示,历时3个多月的禹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结束。作为目前国内最早、最大、最具盛名的祭祀场所,禹墟的地位将无法估量。鉴于气候原因,第三期

蚌埠市:专家献计保护开发垓下古文化遗址

位于蚌埠固镇县濠城镇境内的垓下遗址因项羽刘邦生死对决而名扬天下,是蚌埠市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2007年春季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垓下遗址进行了四次钻探发掘

安徽:蚌埠双墩古墓7大考古新发现 遗址拟建博物馆

历时19个月发掘的蚌埠双墩1号古墓,现已发掘到底,该墓葬发掘发现了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不管从墓葬的形制、结构和遗迹上都是我国墓葬发掘中的重大新发现。正如专家们所说:该墓葬是

蚌埠禹墟出土两件残缺的陶鬶

经过蚌埠禹墟考古现场专家、群众的不断发掘,两件残缺的陶鬶袋状足在南部文化层的生活区内被成功出土。 陶鬶作为龙山文化期间盛水或酒的液体容器,在河南、山东的龙山文化出土文物中曾有发掘,这次首次在

蚌埠市筹建禹墟考古发掘成果陈列馆 考古旅游又添新景

为加强禹墟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普及,展示禹墟考古发掘成果,集成和弘扬“禹风厚德”的城市精神,夯实“禹立潮头、会通四海”的禹会精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蚌

禹墟发现罕见白土陶鬶

11月12日上午,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禹会村遗址考古队向记者展示了最新发现:一尊高约30厘米的白土陶鬶。据考古队负责人王吉怀研究员介绍,白土陶鬶在整个龙山文化时期极其罕见,是当时最高级的礼器,白土陶鬶

垓下禹墟双双入围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

-- 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近日揭晓,蚌埠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和蚌埠禹会村遗址双双胜出,在入围的25个项目中分别位列第10、第11位。 据业内人士

禹墟考古备受关注 业内“诸侯”现场论道

近日,云集于禹会村的国内考古界各路诸侯对禹墟考古发掘现场进行了详细考察,专家们对该遗址为龙山文化晚期的年代考证已确信无疑,对禹墟遗址的遗迹现象如有关夯土层的形成、功能等,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