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Raffles。 在新加坡旅游局出版的小册子里,他是作为新加坡的创始人来介绍的。全名Thomas Stamford Raffles,服务于东印度公司,看中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优势,于1819年登陆
11月7日至11日,在新加坡小住几日,一方面给自己放个假,缓解一下长期紧张的神经,另一方面陪妻子出国玩玩,平日也难得陪她。 小小的新加坡面积只有不足700平方公里,人口几百万,半个天津市的水平,虽然国
初一早上吃饱喝足了,朋友送我去地铁站,穿过一大片草坪,一条小路边有大树。朋友说:“对了,忘记告诉你,新加坡的树是会砸死人的。报上报了好几回,遇到大风大雨会有大树被吹倒,所以一定要躲着点。”过去的常识是
美丽的新加坡,和香港一样,无论是飞机的机舱里,还是在海关的通道处,我所接触的每一个新加坡人,报予我的都是真诚的微笑和友善的提示。。。。未到新加坡,就已经从很多的人当中耳闻她的干净和整洁,当真正进入这个
照地图看,阿尔阿布拉清真寺南边便是麦卡南街(MCCALLUM STREET),但我看到是厦门街(AMOY STREET),正左顾右盼,原来直洛亚逸西边平行的厦门街拐了个弯,就在那拐弯处是一处叫做“大伯
参看照片: http://twotwoandapple.blogbus.com/logs/39110207.html 第一天到达,第二天半日跟团游: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在晚上9点多到达了新
新加坡被称之为花园城市果然名不虚传,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棕榈树和热带植物,就连繁华的商业区也掩映在绿色的环抱中,过街人行天桥和地铁站都是花团锦簇。 新加坡就是个种族大熔炉,华人、马来人、印度
大年三十儿,真感谢这趟飞机,晚上11点半才起飞,让我在家吃完了团圆饭。8点40,妹妹开车送我,路上真空,9点10就到首都机场的T3了,头回送人去T3,开过头了,停在了国内起飞,只好自己推了车往回走。如
初一被下飞机程序、从机场到朋友家、吃不早不晚的一顿饭等“麻烦”,几乎误了半天时间,11点多才踏上我的第一条线路——“西方殖民建筑+新加坡河畔”。地铁多美哥站A出口上到地面,左右两侧向悬一块路牌,左边是
我说过选择新加坡“自助出国游”,是因为这里华人多,很多网友都说不会英语保证没问题。为什么在马来半岛顶尖上的小岛上会有这么多华人?从地理位置说来应该是通过马来才来到这片土地,如果这里华人能占到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