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做活“水”文章,文化名城添“灵”气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集安市结合城市改造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增强“亲水性”,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使古城焕发勃勃生机,平添几许“小江南”韵味。

从今年4月起,集安市投入资金493万元,将通沟河水引入城区。建设地点北起通沟河,南至遗址公园南入口,工程全长5500米,修建泵房1座,检查井22座,集水池一座。夏日炎炎,孩童入水嬉戏,成人弄水汲凉,好不惬意。自7月1日进行了引水入城工程的试运行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好评和认可。引水入城工程不但改善市区生态环境,提升集安市的城市品味,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新的亮点,为市民和游客开辟了一个文化休闲场所。

同时,集安市将通沟河城区段及沿岸打造成“滨河风情区”,打破两岸岸线平直乏味的现状,在与现状水面高差2米的河岸,设置滨水步行平台,以流线形亲水平台体现水岸景观。修建安全护栏,设置安全野游区,不但错落有致,也突显了曲径通幽的意境。同时利用自然石板、石块砌筑,将两岸局部连通,利用拦水坝的级差制造跌水景观,游客可在其间戏水,体验一种活灵活现的纯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这项工程不仅活跃水的流动空间,让水更富有活性,同时能强化水体的景观效应,使之符合城市景观的要求,也为游客与市民提供活跃的亲水空间。

随后,集安市又利用政务广场前的自然水池,成功引种荷花。荷花是古高句丽人崇尚之物,也是集安市市花。通过打造荷花池的自然水景,在现代城市夜景的塑造中将人与水的距离拉近,更注重参与性、娱乐性,使政务广场成为城市夜生活集聚的公共空间。对自然水景的夜景设计更注重水域空间的界定,并充分运用水体对城市夜景的反射景观效果,创建如梦似幻意境。同时,结合小品设施景观组合,满足人的参与性活动要求。走近“荷花池”,四处霓虹点点,月光下小桥流水,叶翠如滴,横栏倚卧,碧水临风,惬意非常。

“城中流水,水绕古城”。这是集安如今的真实写照。独具匠心的构思,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一流的施工,使得集安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因水而显得愈发秀美,因水而更彰显灵气。(集安市旅游局 王立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