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建设初见成效 海棠山首次迎来370人的沈阳团队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

4月17日,由沈阳北国旅行社组织的370人大型旅游团队抵达海棠山风景区进行游览,这是海棠山景区近年来接待的第一个大型入境旅游团队。

年初以来,市旅游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的任务要求,按照省旅游局开展的“北京看奥运,畅游来辽宁”活动要求,将全面开拓我市地接旅游市场作为全年工作重点,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推进目的地建设,通过与沈阳源泰旅行社签订向海棠山、瑞应寺、大清沟分别输送游客30万、20万、20万的协议,首先在沈阳客源市场打开突破口。进入四月中下旬以来,相继有超百人的沈阳大型旅游团队进入海棠山、瑞应寺景区,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这次370人的旅游团队。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领导班子真抓实干,抢抓机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景区发展规划、功能设置、市场定位、宣传促销、定职定岗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在短期内迅速丰富和完善了景区基础设施,栽植了景观绿化带,建设了水冲厕所,设置了旅游服务中心,并规划设计了三星级标准的旅游宾馆和纪念品购物中心,树立了海棠山景区新形象。同时,坚持“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理念,对景区全体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不但聘请高专旅游专业讲师讲授了旅游服务礼仪,还聘请2名省内知名旅游景区营销专家和管理专家来阜授课,并由市旅游局副局长讲授导游词讲解技巧与语言艺术,增强了职工“山荣我荣,山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使职工面貌焕然一新,旅游接待服务工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接待高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接待好首批大型旅游团队,海棠山自然保护区专门召开领导班子会和职工大会,制定了接待方案,精心设计了游览线路和景点。该团队是三日游,前两天游览了笔架山和闾山,17日早8点到达海棠山景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立岩亲自率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在景区门口迎接,并挑选7名优秀导游员进行导游讲解。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详细动听的导游讲解,游客对海棠山景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雕刻精湛、艺术高超的摩崖造像赞不绝口,深刻领略了“早知有海棠,何必去敦煌”的含义。游客纷纷感叹,想不到与沈阳毗邻的阜新有如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造型独特的佛教人物石刻及宗教文化资源,表示回去后一定还要带着家人来玩。

为更好地宣传阜蒙县蒙古族特色旅游资源,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海棠山还特邀蒙古贞艺术团为游客表演了大型民族歌舞,给游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许多游客说,今天这么近距离地观看地道的蒙古族歌舞表演,真是太难得了!同时,景区根据游客要求,安排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午餐,游客对用餐的环境和标准都非常满意。13点30分,游客怀着留恋的心情离开海棠山景区,返回沈阳。

亲自带团来阜的北国旅行社总经理郁宁,对景区独特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文化艺术、饮食艺术非常欣赏,认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推介价值,对景区的接待服务也非常满意。他说,此次组团带有考察性质,没想到感受这么深刻,以后要重点向沈阳游客推介阜新短线旅游景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