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五一”假期短 旅游未降温
昨日,记者从三门峡市旅游局获悉,今年“五一”首次从七天长假改为三天“小长假”,三门峡的假日旅游总体未受影响,反而呈现喜人局面: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1日至3日,全市共接待游客20.87万人次,旅游收入4832.19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74%和9.75%。
据了解,今年“五一”假日,三门峡旅游呈现几大新亮点:
旅游场面火爆。与去年同期相比,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5月1日至3日,全市共接待游客20.87万人次,旅游收入4832.19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74%和9.75%;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23个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18.59万人次,门票收入255.82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7.4%和21.3%。
外地到三门峡游客人数明显增加。5月1日至3日,三门峡市星级饭店接待人天数为8.76万人天,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达到73.58%,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全市接待过夜旅游者7.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21%。仅以卢氏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为例,该景区接待来自豫东、陕西、山西等地的外地游客数量占接待总人数的75%以上。这说明前来三门峡旅游的外地游客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也反映出,三门峡通过近年来有针对性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和成功举办历届黄河旅游节,已成为省内外旅游者关注的热点。
自助短线游成为“ 五一”假日旅游的主体。节日期间,在函谷关、三门峡大坝、豫西大峡谷、双龙湾、陕州风景区、虢国博物馆等主要景点及市区酒店的停车场内,除了本市的车辆外,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陕西、山西及郑州、洛阳、南阳以及豫东等地的车辆,豫西大峡谷接待的自驾车游客占游客总数的70%。
与此同时,三门峡市民外出旅游明显增多。由于休假时间的调整,大多数出游的市民放弃了长线旅游,而是把目光放在了近距离的两日游、三日游。“五一”期间,旅行社组团外出161个团队,累计4993人次,其中83%的出游者选择了山西、陕西以及省内伏牛山、太行山的旅游景区,还有更多的市民采取了自助游、自驾车出游方式。另外,记者发现,还有不少的三门峡市民不恋景区、景点,选择休闲游,几家人相邀一起到尚未开发的偏远清静、有山有水的地方野炊玩乐,休闲度假。
新开发旅游景区成为假日旅游新宠。今年旅游节期间,卢氏双龙湾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三门峡市“山水文化”旅游品牌的又一亮点,双龙湾景区吸引了大批省内外的旅游者。“五一”期间,该景区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成为“五一”我市假日旅游的一匹“黑马”。
假日旅游市场安全、和谐、有序。在第十四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及“五一”前夕,市、县旅游部门先后组织了多次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安全和旅游市场秩序检查,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进行了重点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各旅游经营单位也开展了以旅游安全知识、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程序、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服务语言为重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和服务竞赛活动,增强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节日期间,市、县假日办安排专人实行24小时值班,向社会公布了旅游咨询电话、旅游投诉电话,并根据天气变化到重点部位进行现场督导。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到位,我市假日旅游市场安全、和谐、有序,全市未发生一起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旅游投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