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政府“建设生态旅游强县”实施力度大
1月7日,地处屏南县上汾溪林场东北面的一家腌制厂被当地政府彻底取缔。去年一年,该县共有60多家非法木材加工企业和10家石板材加工企业受查关停。由于政府设置的“环保门槛”抬高,那些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企业再难生存。
此次被查处的上汾溪腌制厂属于“偷鸡摸狗”式的经营,去年底,屏南县环保等部门在排查污染企业中发现这家已“暗箱操作”了数个月的腌制厂。其生产工艺主要是将猪皮经过滚筒长时间腌制,并加入大量的工业盐、灰钙粉、铬酸等添加剂,生产皮革半成品出售,伴随而来的是大量有毒物质、重金属、恶臭气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于是,环保部门立即责令其关闭,然而,大门虽关,设备却未运走。为防该企业“死灰复燃”,县里对其彻底清查。
“不能只顾眼前,而要着眼长远,宁肯有所舍弃,换取可持续发展。”在前不久的一次大会上,屏南县委书记陈辉明确指出,“今后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竹木加工项目及石板材加工项目绝不能审批,而对营业期满的这类企业也不可复批生产。”这意味着屏南将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而不再容忍某些企业随意“挥霍生态”。
事实上,从屏南确立“建设生态旅游强县”目标和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之时,就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尤其是自去年开始,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了时间长达一年的非法木材加工企业整治行动,集中林业、环保、电力、建设等多个部门全力以赴,对这类企业不仅通知取缔,而且还拆了厂棚、停了电。乱砍滥伐林木现象也得到遏制,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环保门槛”设置高了,让那些已落户的企业在环保领域有所作为,加大治理投入和改进力度,同时,屏南县坚拒那些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的项目进入。去年一位温州客商来屏南洽谈皮革生产项目,该项目投资高达10多亿元,屏南方面也不为所动,坚决拒其于门槛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