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美籍华人来宁捐赠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昨天,美籍华人鲁照宁先生专程从纽约飞赴南京,将自己多年在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各地征集到的总共367件珍贵文物史料,悉数捐赠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鲁照宁先生原籍南京,1980年移居美国纽约,现在美国一家电力公司工作。鲁照宁告诉记者,本次捐赠的物证史料,有的是通过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拍卖购得,有的是几经辗转搜集而来。为了尽可能多地拿到日军侵华时期的真实物证,这些年他的足迹遍布美国、日本和中国各地,与此同时,他还时刻关注各大交易网站上的史料转让信息。粗粗地算一下,这些年为了搜集日军侵华物证,鲁照宁前后共花去3万多美元。

记者在捐赠现场看到,此次捐赠的367件文物中包括历史照片、地图、画报、杂志、明信片、书籍、报纸等诸多类别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原始照片87张,二战期间美国发行的战争故事纪念卡66张,历史写真画报与杂志96本,日军当年发行的明信片50张,日军当年制作的纪念酒杯8盏,侵华期间制作的原版地图两幅,分别为《支那明细地图》和《东亚现势大地图》,后者制作于1938年9月1日,正是日军全面侵华开始的第二年。在87张原始照片中,有一张松井石根在南京陷落时拍摄的个人照,另一张则为日军庆祝攻占南京而举行的入城式这一摞摞沉重的历史资料,成为控诉日军侵华暴行的又一力证。

“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其中不少填补了我们馆内收藏的空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高度评价鲁照宁此次捐赠的文物。他拿着一个牛皮包告诉记者:“这是战时日军指挥官随身携带放置地图的牛皮包,我们在很多资料照片上看到过,但真正收藏到馆里,这还是第一只。”在367件捐赠品中,最令朱成山激动的是美国1938年7月发行的《读者文摘》、1938年2月发行的《国家地理杂志》、1938年10月发行的《生活》杂志、以及1938年12月14日发行的《纽约时报》和《蒙塔拉州时报》五份原件,这五份原件均以大篇幅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报道,“以前我们馆里只留有这些报刊杂志的复印件,这次能够取得原件,弥补了我们一直以来的遗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