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通铁路大桥穿境而过 通州平东镇区位优势凸显
--
2011,春天来临,对于通州区平东镇来说,一个为许多乡镇钦羡不已的良机展现面前:未来沪通铁路长江大桥穿境而过。
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跨江大桥,全面建成后,沪通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搭载其上,全部由此通道过江,是南通未来大跨越的新动力所在。平东人得到的消息是,不仅这座桥的桥桩会打在自己的土地上,而且由桥而兴的全新铁路编组站等枢纽工程也将落户于此。
机遇渐行渐近,而平东人已早有谋划。4月中旬的一天,平素低调的镇党委书记张加华侃侃而谈:“走进大桥时代的平东镇正踩准鼓点向前迈步,以区域交通枢纽的优势全面接受上海、苏南和南通主城区辐射,打造南通北翼、通州西部的工业重镇、现代服务业强镇、高效现代农业特色镇。”
扩张,拉开镇框架
平东无集镇,出门是农村。这句民谣,道出了平东镇的隐痛:镇区太小,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匹配。
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看到,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原因,发展不足仍然是现阶段平东镇的主要矛盾,一些潜在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变成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
抓住机遇,很大程度上就是担起责任。从2009年初起,平东镇党委政府决定拉开集镇发展框架,实施融城战略,提出向南移,与南通城区相接;向西扩,与平潮镇相连的思路。
科学决策,大胆实施,一个个看似发展的屏障却被扭转成为优势。平潮中学地处九圩港河畔,发展只能向东,但东边已超过原有行政区划,貌似没有“出路”。去年,平东镇投资650万元,为平潮中学向东新建一条出路,与通向市区的长泰路相连。路建好了,平潮中学借道出行,不仅新辟学校东门,建起操场,而且一举打破该校外扩的障碍。而平东人收获的,则是将平时僻静的区域角落推向了发展前台。土地等资源全被盘活,就是这块从不惹眼的土地被多个投资商看中,地价一下子“窜”上去。今年,该镇顺势进一步放大平潮中学东路的战略影响,借助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商贸业、餐饮业、房地产业。
2010年,该镇工业集中区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43个,总投资16.087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16家。今年有9个项目竣工,投产后将新增销售30.5亿元。
平东镇的未来,将是南通铁路的枢纽之地。平东人以南通城北、通州西翼交通枢纽为定位,启动镇区西延工程,打造商贸、休闲、居住布局合理的功能区域。目前,永达公司投资兴建的12层永达培训中心正在紧张筹备中,6月前开工;海通公司的16层研发中心正在征地,争取年底开工。
转型,盘活散资源
企业之强,最终要强在对税收贡献的份额上。与人家一味东奔西跑招大客户不同的是,平东人选择的是实施“腾鸟换凤”工程,做大做强身边的好企业。
东鑫重工前景看好,但要做大做强,企业用地是个不小的制约。平东镇合理摆布资源,将隔壁一家效益上不去的纺织企业迁出,为其腾出30亩地,建了一个制造船舶分段的车间。董事长秦建东告诉我们:“由于产能的增大,去年公司实现税收1100万元,比上年净增500万元,今年实现2000万元没问题。”
去年,平东镇淘汰整合效益低下项目,集中精力对污染严重、工艺落后、浪费资源的项目实施拆除、搬迁和转移,为高端产业和重点企业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据通州国税二分局统计,去年平东镇“腾鸟换凤”的4家企业,仅在这上面就实现税收增长1500多万元。
平东镇还引导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增量扩张,提升纳税的贡献份额。南通尧盛重工等企业通过增加先进设备,加快企业产品技术升级赢得源源不断的订单;海通船舶等企业瞄准国际市场需求,研发科技含量高的畅销产品。去年,该镇企业申报产品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增加税收2000多万元。
最新数据显示,该镇一季度完成全部工业应税销售4.78亿元,同比增长46.6%;完成全部工业税收4338万元,同比增长27.6%。目前,德众科技二期、耀龙金属、石油化机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很快成为新的税源。
民生,重点抓生态
区域发展,不能以牺牲百姓的利益为代价,这是做好民生大文章的核心。
2006年,平东镇启动生态工业集中区建设,集中区的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利用、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等四项指标均基本达标。2008年,被南通市授予生态示范工业集中区的称号。两年评一次,该镇已连获两次。
在九圩港河、通扬运河边落户了10多家船舶钢结构企业。该镇动员企业在港池、码头等处设立船舶垃圾、废油水收集装置,禁止船舶向内河水域排放含油污水、洗舱水及生活垃圾,所有污物污水做到集中收集。
鼓励企业注重生产过程中排放物的回收再利用。凯迪机械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能耗降低7%,合理回用率在98%以上;吉尔达船舶重工新建1200立方二氧化碳气站一座,年节约能源20万元。
该镇还关闭翔龙废油加工厂等3家化工企业,减少全镇污染物排放总量。工业集中区内企业全面推行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取得证书。去年,平东镇日处理3000吨的污水处理系统投运,4.73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延伸到镇区主要干道;新增成片林1500亩,植树6.1万棵。今年1月9日,该镇一举通过了国家级生态镇省级考核验收。
相关线路:南通旅游 上海旅游 长江大桥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