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书写大旅游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10-02-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为省委书记罗清泉(右二)听取黎志(右一)讲解恩施旅游规划。

正是一年春好日。荆楚大地龙腾虎跃、百舸争流。奋力构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湖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开了又好又快前行的大步。我们高兴地看到,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全省开放引进呈现着喜人的态势。其间,不拘一格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正在各个领域书写着带动、聚合、引领、开拓的崭新篇章。本报今起辟出专栏《引得人才来荆楚写风流》,与广大读者一道,领略各地区、各战线引进人才促进发展的动人故事。

恩施,一片神奇诱人的土地,绿绿清江水,怪异奇峰石,溶洞泻飞瀑,其纯真与美丽,让很多人喜爱,也让一位年过6旬的老人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利川腾龙洞风景区旅游开发公司、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黎志。

2月10日,当记者在武汉与黎志再次相见时,他喜滋滋地说,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600万元,比上年翻了一倍!今年2月上旬比去年同期增加5倍!春节的恩施,旅游火着哩!

辞去黄山职

2002年,黎志,一名副厅级领导干部,黄山旅游公司工作8年,任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在时任恩施州领导的邀请下前来恩施考察。三天里,他看了朝东岩、走了梭布垭、进了腾龙洞、观了大水井……这里的美景让黎总震撼了,他不由自主地感叹:“这么好的旅游资源长年躺在这里沉睡,太可惜了。”

此次受邀的香港企业家谢俊勇,读懂了黎志的心思,当场对黎志说:“黎总,我不懂旅游,你认为可以干,我就出资,你说怎么办,我全听你的。”

英雄惜英雄。谢俊勇当下拍板,到恩施开拓旅游。

黎志在黄山工作期间,把黄山打造成了全国闻名的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实现了黄山旅游公司的上市,在境内外先后上了A股、B股,成为国内第一支完整意义上的旅游概念股,并使黄山作为中国唯一的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届“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国际荣誉奖”。他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全省十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企业家之一。

为了开发恩施旅游,54岁的黎志主动放弃了黄山的工作,2004年6月18日,带着简单行李来到利川。

一到恩施,他就花3个月时间,在重庆、湖南、湖北、贵州四省市的大武陵地区进行了地毯式的旅游资源普查,通过对比、借鉴、分析,更坚定了开发恩施旅游的决心。他借外脑,组建专业团队,一流的资源以一流的人才来谋划开发、经营。

盘活腾龙洞

恩施旅游需要大手笔,需要大气魄,需要大动作,这是恩施390万人民的期待。

恩施旅游破题从腾龙洞开始。为了一张宣传照,黎志请来直升飞机飞进腾龙洞、穿越大峡谷;为了得到容积总量世界第一的科学结论,他花重金请来20多位中外洞穴专家考察一个月。

腾龙洞,以其雄、险、奇、幽、绝的独特魅力驰名中外。腾龙洞不但是迷人的,也是深沉的,它负载着远古至今的文化沉积令世人感叹。腾龙洞不但是雄奇的,也是秀美的,它像一个大手笔书写的惊叹号竖立在鄂西大山里,抒发着大自然的无穷奥妙和神奇造化。

1988年腾龙洞就开发开放,由于当时资金和人才等条件限制,洞内只是拉明线挂了几只白炽灯,有些路段还得打火把、手电筒通过,有水的地方坑坑洼洼,这与旅游的“走路不沾泥,下雨不沾水”相悖甚远。旅游旅游,不是乐游,而是苦游,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才收入20多万元。

黎志接手开发腾龙洞后,在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在洞内设计了三大高潮十一大兴奋点。

修游道、布景观灯、购电瓶车,让游客舒适地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将洞穴自然景观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设计了一场大型原生态情景歌舞《夷水丽川》,至今为止已连续上演2000余场次,观众人数达50多万人。省委书记罗清泉看后称其具有“民族性、艺术性、娱乐性”,国内一流。2007年,《夷水丽川》荣获湖北省专业舞蹈大赛“金凤奖”。

利用景区特殊的条件,投资4000万元制作了一套全国独一无二的“激光秀”,采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配以精心编排的现代歌舞,融合了激光、球幕、水幕、喷泉、火焰、雾凇、电脑灯、音响等多种元素。虚与实的空间里,为游客呈现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自然景区与高科技完美结合。

2006年4月18日,腾龙洞正式营业,当年收入600多万元,相当于此前30年的收入总和。

开发大峡谷

在建设腾龙洞的同时,黎志凭多年经验,敏锐地感觉到仅开发一个洞不可能做成全国大牌景区,于是恩施大峡谷进入他的视野。

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东北部,距市区60公里,景区由云龙河地缝、大龙门、中龙门、小龙门及大河碥绝壁组成,主要包括地缝、绝壁、奇峰、峡谷等地质景观,是整个清江大断裂景观的精华,总面积23.9平方公里。

喀斯特地质地貌在一般情形下是有巨壑者无峰林,有峰林者无巨壑,而恩施大峡谷不仅兼而有之,且面积大、品位高,既有万丈悬崖凹陷于丛峰之中,也有四面绝壁突兀于丛峰之上,特别是“U字形”地缝,中国仅此一处,是举世罕见的喀斯特地质地貌。

如果恩施大峡谷景区建成,游客在1个小时行程内,就可欣赏到“震撼的洞穴,跌落的清江,骇世的地缝,神奇的峰林”等地球奇观。

这将是湖北省最有吸引力的旅游黄金线之一。

要达到这个宏伟愿景的最大障碍就是大峡谷大桥。早在2004年黎志前往恩施大峡谷考察时,就认定必须在大河蹁处建一座桥,才能把两个景区合二为一个大品牌产品。

2006年,鄂西旅游工作会在利川召开,时任省长的罗清泉亲自带领全体会议代表走了一遍,现场拍板,应该修!

3500万元,修建大桥,贯通两个景区。这不只是一个表态,也不只是一个数字,这是务实的省领导支持恩施发展旅游的具体措施,这是省委、省政府的远见卓识。恩施要发展,绿水青山是最大的资源。

为了开发大峡谷,黎志这个近60岁的老人,钻山探路、披荆斩棘,遇坎搭梯,逢沟架桥,为了选路,还腰系麻绳,亲自从300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降下来,在半空中飘来荡去……“建设景区就是裁剪山河、规划山水,风景区就好比一个少女,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她,给她描眉毛、涂口红,梳妆打扮,再把她推销出去。”黎志形象的比喻。今年1月份,大峡谷景区营业收入比上月增长了6.4倍。

面对未来,黎志打算在有生之年,在恩施竖起3个惊叹号:腾龙洞、大峡谷、上市。他说,如果三五年之后,几亿股民天天都能看到“恩施旅游”这支新兴的股票,恩施旅游就真正火起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