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复兴城南打出文化旅游牌 把中山南路建成步行街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10-0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我们这是城南旧区,房子破,道路窄,虽然是市中心地带,却没有一点中心城区的样子。”居住在市区中山南路靠近天后宫一带的居民王女士认为,城南片区有着古朴的城市风情,现在却逐渐被世人遗忘。

“这里和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李贽故居相邻,旁边有聚宝街、万寿路,过去还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之一。现在已逐渐没落了。”鲤城区临江街道书记吕宝贝谈起城南旧区时,有些激动。

政协提案

全面复兴城南商业圈

如果说,开元寺的东西塔是泉州的城市象征,那么,中山路便是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因为街区展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文化。

泉州市政协委员吴培增在《改造中山南路复兴城南商业圈》提案中提出,用街区展现泉州城市文化,对义全街以南、天后路以西、伍堡街以东的区域进行改造。将旧车站改造为立体停车场,将中山南路和天后宫门前的广场以及万寿路德济门路段设置为步行街,增设主题广场;尽最大可能保护中山南路原有的风貌,修旧如旧;同时,合理保护和开发周边的大隘门、寮仔街。

吴培增建议,对城南片区进行整体包装,引进老字号,经营特色商品。

市人大代表丁丙也是泉州老居民了,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中山路,已申请遗产保护。”此前,政府等相关部门已对古城区改造进行调研,旧城改造势在必行,但如何进行,需要进行全面考虑慎重对待。

街道社区

我们一直朝这方向努力

听说有政协委员提交有关城南片区改造的提案,临江街道吕书记特别高兴。

复兴城南片区,一直是吕书记及临江街道工作人员的一个心愿。吕书记说,我们盼着城南二期改造抓紧进行,希望通过改造改变辖区面貌,完善中心城区设施。

由于中山南路骑楼不在改造范围内,吕书记建议,修旧如旧,腾笼换鸟!“复兴城南片区,我们一直朝这方向在努力。”

部门声音

保护开发已提上日程

“整体规划,分片创意包装。”这是去年泉州市文化局局长龚万全,针对泉州古城保护、利用、开发、复兴提出的一个设想。

他认为,泉州古城区的保护和复兴,是一个整体工程,不仅要把各种构成、因素统筹起来,还要根据不同片区的不同民俗特色分片包装。“吴委员的设想非常好。”龚局长举例,“聚宝街,过去就是作为各地商贾进行物品交换的地方。”

“我们非常高兴。”泉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出宝阳也说,泉州的古城区这么大,要全面复兴,还需时日,有关古城区的保护工作却一直在进行当中,“古城的全面复兴需要综合考虑”。他认为,要选取一片能够代表闽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较好的片区进行规划,作为龙头,及时推动老城区的全面复兴。

市民声音 可将古玩市场迁至城南

刚来“早报一线通两会”工作室的许文青就住在中山南路附近。他认为,复兴城南商业圈,要注意整合符合城南特色的一些资源,“可将古玩市场迁至城南天后宫,这样有利于将旅游文化特色鲜明化”。

詹女士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她认为:“除西街外,中山南路这一带是保留闽南风味较完整的地带,很有价值。要保留本土特色主题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改造。在规划过程中,可邀业内人士加入探讨,集思广益。(颜雅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