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北旅游亮点纷呈
致力扩内需、保增长,旅游业实现逆势上扬
2009年,我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影响,旅游业全行业逐月向好,逆势上扬,实现了较快发展。全年全省接待游客突破1.2亿人次,达到1.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大关,达到710亿元,比去年分别增长24.7%和28.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164.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8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和28.6%。针对去年四季度以来,金融危机给我省旅游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今年年初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保持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全省旅行社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增强投资拉动、扩大旅游消费、扶持企业发展。会同省委农工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乡村旅游培育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乡村游已经成为居民假日出游的重要选择,全年接待人数和收入均增长35%以上,有力的拉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拉动消费,撬动旅游市场,省旅游局还举办了“魅力河北游”、“太行山旅游文化节”、“崇礼国际滑雪节”、“选美河北”等一系列大型旅游宣传活动。还积极组织引导各市和旅游企业通过赠送旅游消费券、推行旅游一卡通、实施异地同城旅游待遇以及降低门票等措施刺激旅游消费。
“旅游立市”、“旅游立县”战略相继推出,产业地位更加突凸
2009年,我省将旅游业纳入全省调整振兴规划,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产业地位更加突凸。各市县依据资源优势,以休闲规划为依据,抢打旅游牌、唱旅游戏。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0亿元,均分别增长30%以上。其中旅游总收入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按照建设“中国北方最大滨海休闲度假基地,国内最佳、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全市加快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项目建设总投资69.8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47亿元,比去年增长22%;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9.5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82亿元,比去年增长67%;签约旅游项目11个,协议引进资金73.5亿元,比去年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崇礼县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确立了“旅游立县”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建设环京津生态涵养区、休闲旅游度假区、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全县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有重大突破,同时也注重提升休闲旅游接待档次,引进了鸿龙度假村、鑫豪度假村、凯隆明珠、格林德瓦欧式小镇等重大旅游服务设施项目8项,计划总投资32亿元。
文旅联合,好戏连台,点燃文化旅游新亮点
随着旅游带动战略的不断推进,我省加快文化与旅游的对接与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弘文,好戏连台,相得益彰。北戴河、南戴河、野三坡和邯郸市相继推出了《海上生明月》、《海誓·南戴河》、《印象野三坡》和《黄粱梦》四台大戏,演出多以当地传说或历史故事为原型,将现代舞美手段和特色民间艺术文化巧妙地融入剧情和人物当中,向世人展现人间的真挚情感,给广大观众带来全新艺术享受。大戏的推出极大地增加了城市和景区的知名度,其中北戴河、南戴河和野三坡接待人数和收入均增长30%以上。这四台大戏是今年我省重点推出的文化旅游项目,是全力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又一重要举措,填补了我省大型实景演出的空白,极大的丰富了城市和景区文化内涵,成为我省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我省首次出台省级旅游地方标准,旅游产业素质迈上新台阶
4月23日,由省旅游局和省质监局共同制定的《河北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和《河北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我省首次出台省级旅游地方标准,标志着我省旅游业标准化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标准》针对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和工农业示范点建设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评定范围、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管理、服务质量及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规范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高工农业旅游服务水平提供了依据。按照《标准》指标,评定命名了首批28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我省还积极推动实施景区创A、饭店评星和旅游目的地体系创建工程,全省新评定A级景区22家,现总量221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73家;星级饭店50家,现总数达到500家,其中4星级以上酒店近百家。全省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交通、游览等旅游要素更加完善,产业素质不断提高。
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走上发展快车道
我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产品更加丰富,成为旅游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唐山曹妃甸金熊国际生态运动休闲中心一期工程、保定白洋淀怡欣园生态旅游度假村等一批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填补了我省时尚高端旅游项目空白。推进野三坡、南戴河娱乐中心等老景区提档升级,不断挖掘内涵,成为休闲旅游带的增长极。加快建设生态休闲和冬季旅游等结构调整型项目,张家口崇礼密苑生态旅游度假产业示范区、承德围场皇家休闲旅游基地、秦皇岛黄金海岸体育休闲滑沙公园等重大休闲旅游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全年全省完成总投资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完成投资100多亿元,占到83%。拟于2010年开工建设项目103个,总投资1300亿元。围绕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赴北京、天津、深圳和香港等地举办系列旅游专题招商,并面对外省在河北的商会及本地企业,组织开展“旅游招商项目进百家企业”活动,先后引进了马来西亚卓越集团、澳美基业公司、中国休闲产业投资集团、北京华彬集团、北京桥山集团、中国旅游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河北旅游项目。全年全省共签约旅游项目30多个,合同引资额近400亿元,其中外资18亿美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旺旅游市场
我省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重点旅游城市间和通往重点旅游景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通达和通畅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旅游交通的可进入性明显提升。石家庄、山海关、邯郸机场的营运为旅游业发展提升了空间。12月30日,石家庄—东京旅游包机顺利起航,这是石家庄机场继香港、韩国首尔、青州、新加坡后开通的第五条国际旅游包机线路,也是开辟定期国际航线的有益尝试;山海关机场季节性开通至俄罗斯远东城市布拉格维申斯克德国际旅游包机航班,今年共运行50余班次;邯郸机场开通上海、重庆、广州、大连、杭州、西安、厦门7条旅游航线。唐山机场已经建成,即将实现开航。在建拟建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民用机场也为全省空中交通构建了完善的网络。石太高铁今年正式开通运行,石家庄、太原两地市民互访实行半价优惠。西柏坡专用公路、京承高速公路等重点旅游公路开通,有力引导了客流, 全年承德游客增加44%,12月份到西柏坡纪念馆参观旅游的人数仍保持在日均近2000人次,是去年的4倍多。承秦、承唐、张石、张承等高速公路以及京张城际铁路等客运专线的规划和开建,将使全省地面交通更加便捷。
旅游区域合作实现互助双赢
随着我国进入到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省为适应广大旅游者的需求,大力推进旅游区域合作,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我省联合京津两市旅游部门共同签署《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和《旅游合作近期行动方案》,推动三地旅游市场一体化;与京津两市旅游部门合作,在京津媒体推出“寻找我最喜爱的短途旅游线路”评选活动;与有关省市旅游部门共同编制《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规划》和《华北东北红色旅游规划》;与全国各省市旅游网站建立友情链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定与国旅总社共同开发“两白(白沟、白洋淀)一城(温泉城)”旅游线路,开通北京至白沟旅游直通车。石家庄抓住石—太高速铁路开通机遇,与太原合作形成同城旅游待遇。邯郸与邢台两市携手海淀区、安阳市、濮阳市、长治市、聊城市共同签署《五省市6+1旅游合作行动纲领》。唐山、秦皇岛、承德三市合作共同打造冀东整体旅游概念。秦皇岛以沿海高速贯通和津秦客运专线建设为契机,主动加强与天津的对接和融合,签署了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靠两地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津秦大旅游圈。
立体宣传尽展河北画卷
世界闻名的老龙头长城、一望无际的坝上草原、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美丽动人的牧羊姑娘……一幅幅美景、一帧帧图画,借助中央电视台、河北卫视等媒体,以强烈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将河北的壮阔与美丽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为塑造我省“环京津休闲旅游”品牌,我省一如既往地采取“走出去”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树立河北良好形象,于夏秋两季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大规模、高密度的旅游宣传。同时,在北京机场、车站、公交车体、公交候车亭、王府井大街、天津步行街等人流密集场所投放各类宣传广告,全天候向市民展现野三坡、避暑山庄、白洋淀、北戴河海滨、民族节日等河北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公交车体和候车亭广告近2500个单元的河北旅游风光广告,不仅构成了北京公交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使河北自然景观的磅礴之美、雄浑之美、神奇之美、历史久远的厚重之美、民族文化的交融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流动的窗口扑入行人的视野,有效弥补了电视宣传片时间限制的不足,可以让更多在京市民和游客更长时间、更直观地了解我省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更多游客到我省旅游。此外,我省还参加北方旅游交易会和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赴长三角、珠三角等热点地区和山东、河南等周边地区宣传促销。围绕全省重大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各类会展和节庆,加强旅游宣传,提升我省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我省还通过石太高铁和机场航线等交通载体,积极发展旅游包机入冀直通业务等高端旅游,并抓住海峡两岸“三通”机遇,大力开拓台湾旅游市场等,加大推广我省旅游产品。
融资平台助推我省旅游经济发展
10月29日,我省最大的国有旅游业的投融资平台—河北建投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该公司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部署组建的旅游专业投融资公司,由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额出资,资产规模20亿元,旗下拥有分布于北京、石家庄、秦皇岛、青岛等大中城市的多家高星级酒店,公司规模和效益在我省均名列前茅。未来几年,该公司将紧紧围绕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战略规划,突出休闲度假的特点,积极投资建设重大旅游项目。另一民营投融资企业河北振海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省工商局已经注册,近期挂牌。中国旅游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是我省首家在海外上市的旅游公司,已在围场投资4.3亿美元建设休闲体育综合项目。投融资公司的成立,为实现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的同步发展,形成以旅游资源的实体经济为主体、资本经营为核心的新型经营格局,奠定了基础。
旅游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引领绿色增长
为应对煤电价格不断攀升,保证客房24小时供应热水,今年,石家庄银泉酒家改成用太阳能聚热器加热洗澡水,代替原来采用的城市集中供热蒸汽换热系统,大大节省了蒸汽用量,降低了酒店运营费用。保定电谷锦江国际酒店安装了3300多块太阳能玻璃幕墙,年发电量能达到20万度,在满足酒店自身照明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并网发电。恒通财富中心酒店投资0.7万元完成门口LED霓虹灯改造200平方米。腾达大酒店投资0.23万元,安装太阳能热水设备近30平方米。易县狼牙山旅游景区投资15万元,在旅游景点共安装太阳能照明灯26盏。唐山月坨岛提出要打造成全球唯一利用新能源,通过生态循环系统发展绿色可持续循环经济的观光海岛。现在风能发电机已经开始利用,每个游客上岛的时候,也能收到一个环保袋,提倡把垃圾带到岸上,下一步将解决海岛上污水直排的问题。类似的事例在我省已经举不胜举,用节能灯代替传统灯源,槽灯使用冷阴极管,室外照明采用光控灯,利用空气热源热泵技术吸收废热作为加热能源……一系列节能降耗新举措正在我省旅游企业中展开。近年来,我省推进旅游企业节能环保,实施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支持企业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施高效照明改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目前全省已有40家饭店通过国家《绿色旅游饭店行业标准》认定,成为“绿色饭店”。我省正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制定具体措施,争取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