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川西行(二)
2009年10月4日,乡城--得荣
早上起来去街上吃了早餐,准备去参观乡城的一个喇嘛寺和藏民民居。老雷请了一个对当地非常熟悉的人作为我们的讲解员,我们称他为尼玛老师。
我们首先去参观一个叫做桑披岭的喇嘛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巴地区兴建的十三座寺庙之一。在1995年,寺庙迁址新建,据说新寺的修建凝结了乡城所有能工巧匠的智慧,从建筑设计、雕塑、绘画等无不让人惊叹叫绝,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殿堂,不仅赢得了康巴第一寺的殊荣,同时也被游客冠以“东方的布达拉”之美誉,并与乡城的白色藏房、妇女服饰“疯装”并称为“香巴拉三绝”。踏进寺庙,仿佛让人忘却一路的疲劳,洗去一身的疲惫,在佛光圣景中,牵引着我的思绪走进无尽的遐思里。
从寺庙出来,我们又来到一家外面看似普通的民居。主人家的狗从我们一踏进门就开始不停地狂吠,仿佛在对我们的到访表达不满。这家的女主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婆,她带领我们参观了她家的房子,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典型的藏房,墙体基本上用石头砌成,楼高四层,底层作为储藏室,二层为客堂、厨房和锅庄,三层为居室,顶层设经堂。她家念经室里的地板上有一个双脚脚趾的印记,说那是她的妈妈每天磕头念经留下的,可见虔诚的程度。整个经堂富丽堂皇,供奉着一千多座佛像,房顶画着精美的壁画,我觉得即使是一座普通的寺庙也不及他家的辉煌,在连连惊叹中,我们了解到她家的儿子资产竟然上亿,他们家在乡城不是第一也算得上第二吧。坐在他们家的客堂里,喝一碗酥油茶,吃一口自制的牛油包,双眼所及之处全是金碧辉煌的颜色,简直要晕了头,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午餐之后,下午2点从乡城出发,准备去得荣。到达得荣的时候,天色尚早,又没有找到比较适合露营的地方,于是加过油之后,往香格里拉方向继续前进。想不到有一段路非常危险,那是山上塌方之后路还未完全修好,路窄得只容一辆车通过,况且都是泥土及碎石,颠簸得很厉害,方向盘稍许有些偏离的话,极有可能就翻到山下峡谷里去了。一路有惊无险地开过了危险地带,终于在距离香格里拉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地方找到一处天然的露营地。
大家动作迅速地分头行动,相比前两次,已经熟练许多。搭帐篷、生火做饭。晚餐还是由老雷做,这次火腿焖饭里加了土豆和绿叶蔬菜,下饭的还有罐头鱼、腐乳、辣椒酱、啤酒,还是很丰盛的吧。吃饭前,我们举行了一个开饭仪式,用摄像机拍了下来,也是非常有趣。老雷在开饭仪式上介绍了焖饭的做法,以及我们举着啤酒罐干杯的场景。老天也仿佛很配合,一开始有些零星小雨,等我们吃饭时雨停了,吃完又开始下雨,看来今晚要在雨中过夜。
晚上9点,大家都已在各自的帐篷里休息了,我戴着头灯记录着今天的故事。四周是高山峻岭,边上是滚滚流过的金沙江,雨打在帐篷顶上,滴滴答答,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枕着细雨入眠。
追记:关于对路边小孩向过往车辆敬礼的感慨
这些天来,一路上经过村庄,总会看见有3、5个藏族小孩站在路边,向过往的车辆行礼。一开始我们始终以为这些小孩对游人好有礼貌,好可爱。每每经过时,也向他们挥手致意。但后来发生的事,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想法。
每当我们在风景点停车拍照时,总会有几个小孩围拢过来,不说话,就看着你。老雷是早已经知道他们的意图,拿出车里准备的糖果,饮料,随意地给他们一些。他们也不客气,拿到手以后,也还算有礼貌地道谢。但是,发展到后来,有些小孩们会主动伸手索要,我们一共2部车,前车给过他们东西了,又来问后车要,看到有巧克力,会大叫一声:啊!巧克力!不得已,只有再给他们。更有甚者,在青杨林拍照时,有小孩居然伸手问我们要钱,还不依不饶地缠着你,让你感觉很不爽。还有一次,经过一个村庄,有几个小孩对一辆经过的尼桑天籁车讨要东西,他们拉着车门不放,我们跟在后面只有放慢速度,他们就过来想拉我们的车门,幸好车门平时是落锁的,他们也没办法,只有放弃。
只有一次,碰到有一个男孩,问我们有没有铅笔给他,这是唯一一个问我们要学习用品的小孩!
后来老雷跟我们说,那些在路上向过往车辆敬礼的小孩,实际上是想你停下车来,好索要一些什么东西。
我觉得心里有些难受,这样的敬礼是变了味的敬礼。但是我们难道就应该责怪这些小孩子从小就想要不劳而获吗?看着这些孩子眼睛里流露出的那么一点纯真,他们又懂些什么呢?反而是他们的父母倒是应该反思一下吧。
2009年10月5日 得荣(露营地)--香格里拉
昨晚下了一晚上的雨,时断时续,睡在帐篷里,听雨打在帐篷顶上滴滴答答的声音,其实,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就有了一些奇怪的想法,想雨下大了会不会把帐篷飘起来?金沙江会不会涨起来?睡的地方因为是一片沙石地,被雨浸湿后会不会下陷呢?上面山路上的车子因为夜里视线不好会不会冲下来呢?什么奇怪的想法都有,越想越折磨自己,虽然有些自我安慰地想不可能发生这些事,但始终不能深深地入睡,直到凌晨3、4点才稍微迷糊了一下。
因为下雨的缘故,大家都很早起来了。收拾睡袋的时候,发觉在帐篷的连接处有水渗进来,气垫和睡袋有些湿了,就连放在边上的老公的手机底下也是水,于是取出电池,也不敢开机,想等它自然晾干后再看能不能开。
雨倒是不下了,空气特别的清新,没有适合洗漱的地方,大家顶着一张隔夜脸,吃了些饼干,7点不到又开始上路了。
今天的目的地是香格里拉。
沿着214国道一路行走在云雾缭绕的山里,经过一处清澈的溪水,于是下去洗脸,洗昨晚的锅子和碗筷。这对于以前讲究卫生的我来讲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马上就要离开四川境内了,翻越一座高山时,四周云雾不断,笼罩了大部分的山体,只隐隐显现山头,山路弯弯,所有的一切仿佛是一幅行云流水的泼墨山水画,我们在仙境中前往香格里拉。
早上9点,进入香格里拉境内,经过了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在山头远远地眺望,拍了几张照片。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是香格里拉最有高原特色的风景区之一,也是全县最大的草原,它的湖泊积水面积有660平方公里。
中午时分,到了香格里拉县中心,先吃东西。来一碗热腾腾的云南米线或是饵丝,亦或是一锅香喷喷的砂锅饭,所有的饥饿和寒冷都一扫而空。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去参观一个最经典的景点--普达措国家公园。从县中心到景区也就20多公里的路,沿路的风景也好美,我们不时地停下汽车,毫不吝啬地狂拍。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红山片区之硕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普达措国家公园仿佛是一个无任何污染的童话世界,林涛载水声,鸟语伴花香,绝对是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的最佳净域。
这里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可观赏百花盛开的高山草甸,夏天可以看着满山碧绿消暑乘凉,秋天观看色彩斑斓的层层密林,冬天欣赏一片雪白下的碧蓝湖波。可惜今天到普达措,天公不作美,天阴阴的,细雨时断时续。没有蓝天,也没有白云。但是这样的意境我觉得也是普达措的一种别样美。进入普达措,必须换乘公园里的车子,然后沿着栈道,徒步6.8公里,才能游完整个公园。你也可以选择坐在车里欣赏,但那有什么意思呢?只有亲近自然,接触自然,才有可能有所领悟。在公园里看到了许多不怕人的小松鼠,速度极快地穿梭在树林间,如果有游客喂食,那可爱的小家伙也会过来吃,小朋友看到最开心了,不时地欢呼跳跃。听导游介绍,这里还有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故事:说是香格里拉的杜鹃花带有一种毒性(其他地方的杜鹃花是没有毒性的),春天花瓣掉落在海子湖面上,此时湖里的鱼跃起来吃花瓣,想不到中了毒,晕晕乎乎地醉了过去,接着熊来抓鱼吃,熊吃了带毒性的鱼以后,也晕晕乎乎中了毒倒下,这时候猎人来了,毫不费力地捉了这头熊。此所谓鱼和熊掌兼得的故事。呵呵,有趣吧!在香格里拉,海拔高度应该已经降到3000多米了,对于经历了4000多米海拔高度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高远反应。在普达措看到有游人拿着氧气罐吸氧,我们相视一笑,小安还嘲笑别人,他也不想想自己高原反应时的萎靡状。从普达措国家公园出来,已经到了吃晚餐的时间。我们开着车在香格里拉城里乱逛,一路讨论着吃什么好。终于选定了一家吃牦牛肉、羊肉的火锅店,那个老练,吃来吃去总少不了肉,我和老公倒是无所谓,随遇而安,有什么吃什么,倒是苦了小沈夫妻和小安,不能吃辣,总想着吃蔬菜,但为了照顾大家,也没有提反对意见。不过这样也好,老练他们吃肉,小沈他们吃蔬菜,配合得倒也天衣无缝。吃完晚餐回酒店休息。这次预订到了一家商务酒店,又可以舒服地洗澡、睡觉。比起露营、睡民居,这是连日来我们所住的最为豪华的酒店。当我换上拖鞋,在房间里无所事事地走来走去时,竟然惊讶地发现地板热乎乎的,原来有地暖!我突然想起可以烘干睡袋和气垫,赶紧下楼去车上取了来,打开全部铺在地板上,并且喜滋滋地赶紧把自己的创意广而告之。大家也都觉得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今天开车经过了四川和云南两个省份,相比于四川,云南的道路状况明显要好,柏油的或是水泥的路面十分的平整。
2009年10月6日 香格里拉—虎跳峡—丽江
早上7点从香格里拉出发,沿214国道经过3小时的路程,来到虎跳峡。
虎跳峡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长江上游金沙江到此急转北流,全长18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迥道路25公里,东面为玉龙雪山,西面为迪庆的哈巴雪山,峡谷垂直高差3790米。江流最窄处,仅约30余米。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上虎跳,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其江心雄踞一块巨石,横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传说曾有一猛虎借江心这块巨石,从玉龙雪山一侧,一跃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只见两山夹峙,形若两扇铁门,当中立着青黑色的虎跳石,似凶神恶煞的把门将军。金沙江从它的两侧越过断崖,凌空飞下,以雷霆万钧之力冲向崖底,又弹跳而上,形成万朵雪白晶莹的浪花,旋即化作银雨乳雾,润湿了周围的岩石草木。断崖之下,千波万涛,沸沸扬扬,回旋翻滚,如千条蚊龙搅湖闹海,似万匹银马奔腾驰骋,然后乘风而去。面对这壮丽的图景,这磅磅的气势,令人浩气溢怀。清代雍乾之际的云南诗人孙鬃翁,在《金沙江》一诗中写道:“劈开善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因为全程游览中虎跳和下虎跳需要5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回头往丽江方向出发。到达丽江已是下午2点,进城之前先去洗车,几天下来车子已经脏的不像样了,然后找到停车场,把车停好。我们预定住宿的客栈老板前来接我们进城。早在2005年我就已经慕名来过丽江,这次算是再访丽江吧。同行的8人之中,有5人已经来过,但都说值得再去一次。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只是节日的古城,人潮涌动,热闹异常。无数艳丽绽放的花朵装点着古城,酒吧、餐馆林立,每条街上是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太过吵闹了,我倒是有些不适应,只有穿城而过的溪水一如往昔的清澈。不想再走,找了家酒吧,要了一杯咖啡,看窗外人来人往,就这么消耗了一下午。晚餐在城外吃,是当地人非常热衷的“洋芋鸡火锅”。等那一大锅端上桌子,才发现,其实就是土豆炖乌骨鸡,味道还不错,土豆粉粉的、糯糯的,乌骨鸡也很入味,吃完锅里的东西以后还可以加各种蔬菜。因为不用开车,大家又可以尽兴喝酒。之后泡吧的去泡吧,逛街的去逛街,我们和老练一起回客栈,打算坐在天井里喝茶聊天。夜晚的古城虽然灯火辉煌,但我们还是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回客栈的路,不得已打电话给客栈老板,那个好心的年轻帅小伙再一次来接我们回去,想想真是汗颜。回到客栈,月光之下,天井里,叫老板泡了一壶普洱,坐着一起聊天。明天要往成都方向赶了,可能会很辛苦,不过经历了这些天的长途跋涉,也许能适应吧。
2009年10月7日 丽江-攀枝花-西昌
清晨7点半的丽江古城,有着白天没有的安静。背着行李,穿行在人迹稀少的青石板路上,两旁的商铺门窗紧闭,小桥流水依旧,这样的古城,才是我心目中的古城。只可惜,我们匆匆而来,即将匆匆离去。8点18分离开古城,前往西昌。云南方面的路况还是不错的,路很平整,且宽,即使是山路,会车也没有问题。一到四川境内,特别是进入攀枝花之前那条路,天!那还是路吗?水泥的路面,被重型卡车压得四分五裂,开在这样的路上简直在做免费全身按摩,颠得五脏六腑难受,居然还要收费!把我们气得,老雷故意数了一叠一元的纸币给收费站,让他们慢慢数。攀枝花是四川南部地区最富裕的城市,人均GDP四川第一,就因为有攀钢-被外国冶金专家赞誉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又被人们称为“象牙微雕钢城”,但就像我8月去的山西一样,一个工业化的城市多少是以牺牲环境来换取GDP的。在攀枝花中心城区的外围,天空是灰蒙蒙的,路面是崎岖不平的,路边的绿化也笼罩着一层灰,路上行驶的也多数是重型卡车。到达攀枝花比预定的时间早许多,市区的空气状况要好多了。本来想下午4点左右在攀枝花吃晚餐的,想不到2点就到达了,在城里转了一圈,没有一家饭店肯让我们在此时吃饭,于是决定直接开到西昌。看来攀枝花的服务服务意识还有待改进,有钱赚为什么不去做呢?从攀枝花到西昌,有西攀高速,190公里的路,比起开山路来要快多了。正是晚餐时分,到达了传说中的航天城市--西昌。攀枝花和西昌,只是我们此次漫长旅途中匆匆经过的一个点,没有进去深入地了解,据说也有许多值得一看的风景,看来只有以后再来了。在西昌,晚餐去吃烧烤,著名的邛海烧烤,坐在路边大排档,边喝啤酒边吃各式烧烤,也算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吧。今天到达攀枝花和西昌,仿佛换了一个季节,从冬季一下过度到了夏季。虽然不知道气温有多少,但看当地人的衣着,完全是夏季的打扮。走高速的时候,关了车窗,不得不打开冷空调。想想前几天还裹得严严实实,在看冰川和雪山,真是恍若隔世。
追记:曾经记得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过有关西昌和攀枝花的介绍,今天终于再次翻出2009年1月份的那本杂志,原来西昌和攀枝花两地是中国典型的“干热河谷”。所谓干热河谷,就是:“北部磅礴的青藏高原和它的山脉像巨大的挡风墙,乌蒙山、哀牢山等重重山脉则是东侧的强大屏障,这些屏风挡住了从北方、东北方和东部来的冷空气。冬季,这片土地又受西方干暖气流的顶托,冷暖气团最终在滇黔边界打成平手,形成了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山脉下堵,西风气流上阻,天地合力,终于把冷空气拒于云南高原之外。再加上河流深切,在低海拔,特殊地形和日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河谷形成了中国西南特有的避寒地。”原来如此!攀枝花又名木棉,红棉、英雄树,树形高大,花色火红,硕大如杯,好似一团团在枝头燃烧跳跃的火苗,冬春之交,西南温暖的河谷中往往盛开着绵延的木棉花,远望去仿佛一条条木棉道。攀枝花除了攀钢这张名片外,还被誉为果城、阳光城、中国西部内陆的“海南岛”。现在好多成都人和重庆人,都来这里过冬。
2009年10月8日 西昌--雅安--成都
西昌自古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西昌迄今已是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时,由于海拔、气温、日照、经纬度等条件好,加之大气中悬浮物质少,空气透明度大,所以月亮光亮圆大,故西昌又有“月城”之美誉。清晨,我们去看邛海。邛海是由地层断裂而形成的天然湖泊,有“川南胜境”之称。只见那山光云影,一碧千顷,邛海水质清澈透明,如同我国一些高原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时值秋日,天高气爽,秋水天长,使人留连忘返。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的诗意之境。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浏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 看过了邛海,9点离开西昌,往成都方向前进。今天要争取在傍晚6点之前到达成都。但现在似乎这个愿望是达不成了。已经是下午5点50分,我们被堵在了山路上有整整2个小时了。在石棉往荥经县的路段上,有一辆大卡车侧翻倒在转弯道上,交通一片混乱,本来来去2车道的路,硬是被心急的司机挤成了3车道。又是下雨天,还有时时飘过的雾气,恶劣的天气更加加剧了糟糕的路况。我们原本打算下午到荥经去吃当地有名的达达面,据说面韧汤鲜,香味浓郁,但现在只能想像一下了。好不容易车子时开时停地挪到了雅安,一路上看到不下4起交通事故,有大卡车侧翻在地的,也有小车冲进路边沟渠的,更有甚者,有卡车直接撞向路边的民居的,都是因为天雨路滑,更何况是晚间的山路。所以,当我们好不容易来到成雅高速的路口,离开了充满危险的山路地带时,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但是,晚上的雨势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开车视线,所以保持在100码左右,越是接近目的地,越是要小心。最漫长的一天开车经历!14小时,到达成都市区已是晚上11点,直接将车开到胖辣妈火锅店,到底还是成都,即使是将近凌晨,也还是找得到吃的地方。极度疲劳极度饥饿之下,我们还是打起精神,举起酒杯,为安全回到成都而干杯。等到洗漱完睡下,已是第二天凌晨了。
三千里路云和月(终结篇)
为期十天,总计3000多公里的大香格里拉之旅终于结束。一路行来,有辛苦,也有收获。其实在我们经过的每个地方,都值得静下心来住上3、4天,好好地玩遍周围的景致,但时间不允许这样做,我们只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走过尽可能多的路。也许是太贪心了,有些为了赶路而赶路,而忽略了身边最美也最容易看到的美景。又或许事先的功课没有做好,错误地高估了自身的能力,以至于行程安排不尽合理。这些是值得我们事后总结的地方,如果以后再去,可能会好些吧。去之前,没有犹豫;回来,也绝没有后悔;收获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体力以及路线路况的准备。旅途中有许多未知,这也正是旅游的魅力。
八百多年前,有人拍案道来,三十功名与尘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从此世间传唱。却少有人知,他在另外一首词中叹到: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寂寞的不一定是英雄,英雄却多寂寞。如果你也寂寞,何不出来走走?
(属都湖)
(纳帕海)
(香格里拉)
(藏民民居)
(仙乃日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