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日行百里磨炼意志 武汉学子“毅走”江城
“团结就是力量……”4月5日晚7时,武昌小东门附近的人行道上,一队青年男女在引吭高歌!他们扛着队旗,背着登山包在快步行进,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折射着街市的霓虹。他们的文化衫背后印有两行字:“以我青春毅力,展现生命风采”。
这38名学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8个院系。4月5日,他们背上自身体重1/4-1/5重的物品,用近15个小时,完成了在武汉市内负重徒步50公里的征程:从位于汉口航空路的同济医学院出发,途径长江二桥、梨园、环东湖一圈,再经长江大桥回到同济医学院。他们说,这是一次“毅走”。
出发前称背包 签下安全承诺书
“毅走”是同济医学院TJ菁英俱乐部每学期一次的传统。上月底,会长张岚在校园里支起展板,为本次第7届毅走招新。
“一天走50公里?”有些学生问:“就走走,可以不负重吗?”答案是“不行”。
前晚,俱乐部对临行的同学开始“负重检查”,负重的背包上秤,有个女生的包轻了5斤,队里要求她回去加上,并重申了纪律,大家还都郑重地在《安全承诺书》上签了名字。
想扔了书包 却舍不得课本
4月5日早晨7时出发,大家开始时欢歌笑语,斗志昂扬。队伍里最紧张的莫过于“队医”、公共医学院大五学生李耿奇。他带着创可贴、碘酊、葡萄糖等应急药品,“如果有同学脚上起泡,要用烧过的针挑破了水泡,才能再走。”
中午12时,大家到达梨园医院,在食堂风卷残云般吃过午饭,然后席地而睡。下午2时再次出发,大家越来越疲乏,渐渐低头不语,队伍渐渐拉到200多米长。“40斤的包啊,可又真舍不得扔!”有人感叹。记者看到,包里装的全是课本,这都是医科生们的宝贝。出发前,他们以此勉励“将毅力进行到底”。忙着帮同学处理水泡的李耿奇发现,自己的脚也磨起泡了,却来不及处理又要赶路。
走一步,疼一步长江大桥上的独特风景
走到晚上8时,长江大桥上的学生们已是双腿灌铅,“机械性”地拖着步子,走一步,疼一步。有人边走边告诉记者,全身都在痛,快要崩溃了。
18岁的护理系女生汪珍,是队伍中最小的学生,夜幕下,她对着长江大喊:“我在毅走,我要坚持!”
校门近了,走在前面的学生突然跑了起来……昨晚9时40分,最后一名队员抵达同济医学院。“我喜欢看原始的风景”,“我喜欢挑战自我”,“我把它当作人生路上的一次历练”……“毅走”这个词,是TJ菁英俱乐部同学们的原创,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别样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