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西藏,暴走墨脱,历时一年的长篇游记(十九)[组图]
翻越多雄拉
终于到了徒步的最后一天了,昨天晚上下了好大的雨,打在客栈的塑料棚上,有点心慌的感觉。半夜突然感觉好冷,虽然有棉被,但是全身还是感觉冷冷的,爬起来穿上冲锋衣裤,感觉好多了,重新钻入被窝继续睡觉。
6点半,闹铃响了,整个客栈还是漆黑一片。叫醒老板起床帮我们准备早饭,以便抓紧时间上路。把他们几个通通叫醒,打开客栈的门,外面天黑黑,雾蒙蒙的,能见度很低,有种很压抑的感觉。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jpg" /
早晨的拉格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jpg" /
早餐
回到房间里面整理整理装备,再走出客栈的时候,太阳已经准备出来了,雾气逐渐散去。放眼望去,对面竟然就是一座小雪山。昨天下午到达拉格的时候,对面的山峰一直被云雾覆盖,看不见真容,现在天空放晴了,总算也知道对面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雪山的出现,直观表明我们所处的海拔高度已经很高,不再是处于雅江峡谷腹地的那种湿热气候,而是开始有高原的感觉了。
太阳升起,第一缕阳光照射在积雪上,又让我们目睹了一次日照金山,只不过这规模比起梅里雪山的那种宏大的气势,差远了。不过还是有点激动,赶紧跑回客栈把其他几个叫出来看这场大自然的表演。不仅仅是我们,中科院的科学家也跑出来看热闹了,其中一个拿着一个佳能的IXUS55来拍,看他的动作,就知道是一个摄影的初学者,怎么也照不好,于是主动上前指点了几下,冒充了一下专家。感觉很奇怪,中科院的专家个个都是穿着高统雨靴的,现在这种天气,没必要那么极端防水的鞋子吧,而且这种笨重的雨靴对于徒步来说实在不是一种好选择。
早餐弄好了,还算丰盛,草草吃了一下,就出发了。刚开始的一段路,地面的积水还是不少,而且路边的草丛也很潮湿,所以还是把雪套戴上为好。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开,放眼望去,山峰、树林之间隔着淡淡的雾气,犹如中国的水彩画一般,又犹如在仙境一般。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3.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4.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5.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6.jpg" /
小马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7.jpg" /
中科院的科学家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8.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9.jpg" /
早餐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0.jpg" /
出发前拍张照片
回到房间里面整理整理装备,再走出客栈的时候,太阳已经准备出来了,雾气逐渐散去。放眼望去,对面竟然就是一座小雪山。昨天下午到达拉格的时候,对面的山峰一直被云雾覆盖,看不见真容,现在天空放晴了,总算也知道对面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雪山的出现,直观表明我们所处的海拔高度已经很高,不再是处于雅江峡谷腹地的那种湿热气候,而是开始有高原的感觉了。
太阳升起,第一缕阳光照射在积雪上,又让我们目睹了一次日照金山,只不过这规模比起梅里雪山的那种宏大的气势,差远了。不过还是有点激动,赶紧跑回客栈把其他几个叫出来看这场大自然的表演。不仅仅是我们,中科院的科学家也跑出来看热闹了,其中一个拿着一个佳能的IXUS55来拍,看他的动作,就知道是一个摄影的初学者,怎么也照不好,于是主动上前指点了几下,冒充了一下专家。感觉很奇怪,中科院的专家个个都是穿着高统雨靴的,现在这种天气,没必要那么极端防水的鞋子吧,而且这种笨重的雨靴对于徒步来说实在不是一种好选择。
早餐弄好了,还算丰盛,草草吃了一下,就出发了。刚开始的一段路,地面的积水还是不少,而且路边的草丛也很潮湿,所以还是把雪套戴上为好。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开,放眼望去,山峰、树林之间隔着淡淡的雾气,犹如中国的水彩画一般,又犹如在仙境一般。
走了一小段,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雾已经散去,气温也开始升高了,感觉雪套戴着没有什么用,大家都脱下,让小腿舒服一点。望着远处,就能看见多雄拉山了。多雄拉山是墨脱徒步路线中到达的最高海拔,也算是墨脱徒步的一个标志性地点了。多雄拉山属于南迦巴瓦的余脉,同时也是喜马拉雅东山脉的一部分。在多雄拉山的北面不远,就是那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但是由于其余山峰的阻挡,在徒步的时候没法看到那圣洁的神山。
今天的路其实很好走,都是很开阔,行人也很多,一路上都可以看见马帮、背夫来来往往。路上碰到一对妇女,是负责路面的维护工作的。和前些天碰到的修路工人一样,当地妇女也是属于劳动力,只不过不是负责那种体力型的劳动,而是负责路面杂草清除等工作。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1.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2.jpg" /
再见,拉格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3.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4.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5.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6.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7.jpg" /
远处的山峰就是多雄拉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8.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19.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0.jpg" /
戴老师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1.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2.jpg" /
干活的农夫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3.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4.jpg" /
太阳越来越高,身上的冲锋衣也穿不住了,还是脱下来,就穿着一套长袖长裤,虽然海拔比较高,但是走路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很冷。抬头一看,蔚蓝的天空,看来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在很多前辈的游记里面,翻越多雄拉往往是最艰险的一段,主要原因就是天气了。别说有大量积雪,就是如果遇上下雨,整个翻越过程也会痛苦不堪,地上的溪流湿透鞋子,无根之水渗透衣服。如果是有大量积雪,就更加危险了,根本不知道哪里有冰窟窿,一不小心掉下去,尸骨无存。相比前辈们,我们的运气要好多了,晴朗的天空,可以说让今天的徒步过程毫无难度可言,仅仅就是一次普通的爬山而已,而对于海拔3、4000多米高度的徒步,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一路上都很放松,速度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总之队伍很散,几乎就是各走各的。如果是遇上恶劣天气,那就不能这样走了,一队人马必须走在一起保证最大的安全。
自己一个人走,也是走走停停,手中拿着相机,看到喜欢的就拍,景物不好的,就继续走。翻越垭口的路和一般的翻山路没有什么区别,走不到头的Z字型转弯一个接一个,有时候为了节约时间,干脆直接跨越那些拐弯的地方,爬到上一层,虽然累了一点,但是可以节约好多时间。走在路上,时不时回头看看大峡谷,天气很好,空气很清澈,能见度相当高。可以看到早上出发的拉格客栈,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个黄色的小点点。随着海拔的升高,在视力可及范围之内就能够看见雅江峡谷两岸那高耸的山峰了。前几天还在“遥远”的峡谷中徒步,现在竟然已经离开那么远了。
一路上都有不少小溪,通过这些小溪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安全的,毕竟小溪中有些石块是很松动的,如果随便不注意踩上去,轻则摔跤,重则。。。自己想吧。自己可能还是有些大意,在过一条小溪的时候,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头,一不平衡,脚一下就下去了,好在反应及时,跳了出来。溪水不深,鞋子又是高帮的,所以没有进水,要不然在徒步的最后一天湿掉了,就太倒霉了。
海拔逐渐升高,积雪也逐渐出现在道路的附近,也开始感到了一丝丝寒意,加快脚步,努力攀登吧。路上不仅仅有溪流,而且开始出现瀑布了,走过的时候,风吹着水雾打在脸上,舒服的感觉。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5.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6.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7.jpg" /
垭口就在上边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8.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29.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30.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31.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32.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33.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34.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35.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36.jpg" /
墨脱" src="/upload/Image/travel/2007/200711/20071107/3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