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台-萨拉达坂-后山菜鸟路-金泉沟 一日穿越 [组图]
对于大多数的驴友来说,天山山脉中部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北天山支脉喀拉乌成山的山区前山地带:南山牧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这里是我们初实驴蹄的地方,是我们领略四季天山牧场迥异风光的好地方,是我们练习攀岩、攀冰的好地方,也是我们逍遥腐败的好地方。
以贯通南北疆、翻越整个中天山、从巴伦台到乌鲁木齐再到阿勒泰的216国道为界,南山牧场分为了东、西两部分;以铁列克东西走向的河谷为界,南山牧场又分为了前山、后山两部分。
除了在前山地带各条沟的闲庭信步,到各沟之间穿插的纵情四海;除了前后山的单方向纵向穿越;到从东南沟向东直达铁列克小学的西-东纵走;从三角洲地带、索尔巴斯陶的悠闲采风,到雪莲谷、蝴蝶谷的惊奇发现,我们还能有什么更新鲜的创举?
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暴走,喜欢感受肌肉燃烧时刺激状态的人来说,干脆设计北南—南北的纵横来回U字型路线吧!
我们尝试的去做了。
先从第一条线路开始:菊花台—萨拉达万—鹿角草原—铁列克河谷—梭梭林达坂—后山菜鸟路—11郎牙山—金泉沟
这一回,领队是雪地渔翁和“队妇”考拉,队员是老驴寒鸦、清风素月、痛并快乐、电网、3位新驴和来自秦岭的老驴洞主和我。
和雪地渔翁很早以前就熟悉了,一起经历过难忘的八仙探路“小马天”;和寒鸦、素月一起去过卡拉麦里送草;和洞主一起走过库木塔格。不忘老朋友,又结识了新朋友。痛并快乐是一头暴驴,走山路都很有风度,感觉和洞主一样,都属于与我志相同、道谋合的大哥。
好,一日十景十一驴的驴行开始上路了。
第一景:菊花台河源冰涧行
第二景:萨拉达万峡谷中的冰雪和偃松交汇地带
第三景:萨拉达坂天地人间
第四景:逍遥顶上遥望南北 山谷与峻岭
第五景:山雨欲来 从南山最高峰鸟瞰后山鹿角草原和铁列克河谷
第六景:梭梭林达坂下的山谷雪痕 白杨一河河谷
第七景:后山菜鸟路上的光语生灵
第八景:夕照11郎牙山与前山谷地
第九景:前山地带的夕阳、傍晚、月色
第十景:南北纵横暴驴人物记
第一景:菊花台 河源 冰涧行

我们就要出发啦!照片虽然是逆光,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见到领队雪地渔翁一脸满足。天气好,光线好,心情好!正好11人的队伍,大多数人是老驴,真是绝好的组合队伍。

这里是菊花台谷地河水上游地貌。往东穿越,翻越一个小山坳即可到金泉沟11郎牙山的脚下。往西可以到小渠子,当然要行走在萨拉达坂的前卫峰无奈猫王峰的脚下。
河谷从谷口朝向西南,又续而转往正南,最后通到向东南的最高达坂。
虽然是初春,两边依然是白雪皑皑。

走之前,了望明天又要来攀登的无奈猫王峰。人的视觉误差就是大,从这个角度,根本无法预知这山其实很高,而且山顶还在更后面。
也许,人对任何事物看法的局限性,就是先从视觉的局限性开始的 。

在河谷上俯瞰冰河,真的是很有创意的角度。像不像航拍塔里木河?

为什么融化的河水在这里会变成这样?像一眼泉!可能本来就是山底的泉眼,将矿物质带出,如卤水般。



这里是河水的源头,如似天上来。那世界般的冰冷和燃烧的河岸与裸露的沙石融为一体。
第二景:萨拉达万 峡谷中 的冰雪和偃松交汇地带
走向峡谷深处,那里是牧民们夏牧场的住所所在。
阳光撒在牧场的围栏和木屋上,一切都是那么安静,悄悄地等待春的到来,等到从山下冬牧场转场而来的牧羊人;阳光透云层,一叠一叠映在山谷的雪地上,从最远的天边铺到您的脚下,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我喜欢这宁静的三棵松树,她们宁静却不孤单。

三人行,如那三棵松树。个性中不乏默契。


我喜爱这雪地中的木屋。长长的条凳,和弯弯的排水渠.他们告诉我,这里真正的主人是与山为伴的牧人。
在长条凳一对恋人休憩的地方。
为了避免在冰雪融化的泥泞中艰难穿行,我们顺着木屋后的围栏,我们沿马道下到河谷,越过激流,来到对岸,沿河右岸继续前行,海拔也逐渐抬升。
海拔高了,高挺的松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匍匐在地,任凭大风吹舞的偃松。
这里是另一番景象,一边是寒冷的冬天里才有的冰雪,另一边却是如夏天般的翠绿!


驴友:痛并快乐 雪并夏绿。


三原色系列




你看这峡谷顶上的云天,在你望着云在前行,感受风的速度,这些都会带给你天地间无限的遐想。
有时,一个出来和大家一起走,为得可能仅仅是这一瞬间。
我们在这里稍事休息,谈天说地,为呆会儿的冲顶达坂做准备。
我脱下了冲锋裤,想着很面不再会有泥泞。穿上了抓绒衣,想着后面将会有风雪。
走向峡谷深处,那里是牧民们夏牧场的住所所在。
阳光撒在牧场的围栏和木屋上,一切都是那么安静,悄悄地等待春的到来,等到从山下冬牧场转场而来的牧羊人;阳光透云层,一叠一叠映在山谷的雪地上,从最远的天边铺到您的脚下,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我喜欢这宁静的三棵松树,她们宁静却不孤单。

三人行,如那三棵松树。个性中不乏默契。


第三景:萨拉达坂天地乾坤间

我们向天地间的萨拉达万地带,正南方向的达坂走去。
这里有东、南两个方向的达坂。
正南方向的达坂海拔最高,相当于一个十字路口。
从那里往东可以到南山浅山一带的最高峰;往南通到铁列克河谷;往西走向空灵小道,往北回到山下的菊花台。
正东方向的达坂是可以直接上到后山菜鸟路的。由于地处背阴面,冰雪很厚,只有夏季通行了。

天地间,这里大美而无言。

我一直怀疑百年前,这里应该是狼的栖息地。

狼牙山?五指山?

萨拉达万之地

达坂的另一侧迎来了光明。

山坳上那冰雪与岩石的交汇处,就是我们的达坂目的地。

不要光顾一步步的上升,也要回望一下来时的路。


因为阳光,另一片云天。

之巅


最后的冲刺!

终于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往南望后山,又是一番未知,一种神秘。


风儿带来的 云溪。

乌云带来了东大坂的压力,是冰雪,也是背阴面的严寒。

云尔给山一缕圣光。

山脊上融化后的苔原,以及复又结冰的水与石间,一副有趣的肖像。

这个高度,可以见到阳光明媚的前山地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