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并快了着--反穿大明山纪实
冬去春来,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在这庸懒的午后,捧上一杯我酷爱的拿铁,聆听着收音机里悠扬的乐声,静静地坐在窗前,细细品味生活,品味心情。抬起头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任思绪漫天飞扬,于是乎春风拂面,我走进了丛林,走进了大山,走进了满眼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去户外,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在户外,我找到了最单纯的友谊,最简单的信任,因为如果没有他和她,我的旅程不会那么快乐、那么顺利、那么丰富多彩,甚至不可能活着走出那一片我要去征服的地方。我们就如同驴子一样,不停的从一个地方“穿越”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我依然忠实于生活并酷爱着这项极具挑战的运动。
此次反穿大明山,难度够大,惊险刺激,极富挑战,回味无穷。
照例于周五晚八点准时出发,我们加领队共十人包车连夜赶路,于凌晨三点到达小村庄,月亮高高挂在天上,好亮好亮,星星仿佛就在我们头上眨着大眼睛,这里的夜色真让人陶醉。进入民居大家铺开睡觉的家伙,开始呼呼ZZzzzz...。早上七点半“猫宁拷”大作,大家开始缓慢的蠕动,一点点爬起来,不过大家都是很训练有素的,一旦起来,就动作飞快的收拾装备和打包,洗漱的,吃早饭的,抢厕所的抢厕所不到半小时,大家就处于待发状态。
八点,向导带着我们这队人,绕过村子来到了大明山的后山脚下,晨曦从山峰的顶端照下来,田野里的庄稼、树木在白霜的反射下,散发出迷人的韵味。
过田埂,过小桥,大家都热了身,开始换上轻便衣服,开始爬山。远远的崖壁上挂着一道银白的瀑布,那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我们开始了第一段艰难攀爬的山路,连登山杖也失去了用武之地,都靠双手拽拉植物攀爬向上,人人都是手脚齐并用,一路上连休息的平地也找不到。一个半小时后终于爬到瀑布下,我贪婪的大口呼吸着新鲜极了的空气,趴在大石头上面静静地享受着那林间清脆的鸟叫声,那潺潺的流水声,感受着那瀑布下被烟雨笼罩的感觉,在这大自然美丽的氛围中我感到无限舒畅,无限轻松,我的心一直被一种说不清的力量久久温暖着,感动着。
片刻的喘息后,我们继续攀爬。处处是叠状的大岩石,没有地方可以拉,没有地方可以踩稳脚,向导艰难的上去后绑好并放下绳子。我们一个个拉着绳子爬了上去,在爬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上面的人拉一把,下面的人托一把,上去真是不容易啊。后面紧接的就是一处窄而斜的缝隙,空身也许很容易过,但背着大包就特别容易卡住,加上大家都想把这段通过的场面拍摄下来,所以这段路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我们才全部安全通过。
过不多久,我们就到了第一个山头,后面就是一段舒服的下坡路,十一点多,我们就到达中午的营地,我们穿过一片小竹林,来到一片松树林,大家开始烧饭,休息,简单地分享了一顿午餐。
十二点多,我们便出发开始翻山。接下来的这段路对我来说是最困难的一回,由于兴奋昨晚基本没睡着,加上连续几个小时的攀爬,午饭又吃得急,体力顿感不支,为了不拖累大家,打头阵的我渐渐退了下来,我们的队伍拉得很长,看来大家都有些力不从心,我还是在前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孤独的这样艰难地慢慢地爬着,我的心剧烈地跳着,喘不上气,一点也叫喊不出来,脑子几乎都空白了。我紧紧地抓着身边的小树,心里不停地告诫自己‘坚持坚持,别拖后腿,别拖后腿’。半小时后我满头大汗、跌跌撞撞第四个爬到山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包也顾不得卸,仰天倒地,不知是谁还拍下了我的窘相,真是讨厌。
等大队人马到齐,我总算是恢复了元气。向导说:在那五个山头后面就是千亩田,我们明天就从那里下山。看看好远啊!大家不由自主的叫喊到。后面几个小时就是爬坡下坡,都是在林中小路上前进,岔道很多,我们必须拉近疏远的队伍,到了岔道,最后一个人就等,看到后面的人再走。很多山头都是一口气冲上去,中间几乎没有休息,到达最后一个山头大概下午三点半多。大家都累极了,宿营地就在半山腰下,此刻还早,找了一片空草地,纷纷就地而卧,大家从来都没有这么安静过,看来都累坏了,连向导也累趴了。
六点我们下到了平静美丽的大明湖畔开始玩水和拍照。天空开始下起小雨,我们找到了未竣工的空房子,房间有很多,我们找了个二楼的大厅做营地,此刻外面的雨已经下得很大了,我们的房子下面正好流过一条溪,水声很大,好特别的住处。能在下雨天找到房子扎帐篷真是很幸运的事情。很快大家就迅速支好帐篷,因为住的房子窗户没有玻璃,所以帐篷都背风安置,所有的食物都堆在一起,蔬菜水果肉类都被切好下锅,没有想到FB物质还真不少。一顿饱餐后,八点多大家开始进帐睡觉,这在以往的活动是从来没有过的,足见此次的自虐程度了。
晚上帐篷里陆续传来呼噜声,但房下的流水声更大,听着听着也习惯了,渐渐就睡着了。天很快就亮了,探出头看看窗外,哇啊!好大的雾呀,虽然不下雨了,但山里的露水特别重,我们的帐篷象淋过雨一样。美丽的大明湖此刻什么也看不见,雾实在太大了。
大家对户外都很有经验,知道晚起来的话,什么东西也吃不到的,所以一转眼,人都出来了,消灭掉了最后的所有食物,边吃边把装备收拾妥当,八点不到,赶在工作人员达到前,我们就做好打扫工作,上包走人。那个房间绝对干净,绝对没有人会想到昨天住过十一个人(包括向导)。
我们从大明湖旁边的小路上山,雾气很大,能见度只有十米左右,一开始走就是一大段上坡,不过翻过了坡就达到了千亩田,看看到处是芦苇荡,很难想象这是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在小路上向导一再叮嘱我们不要说话,搞地跟敌后武攻队似的。于是我们一路静声前进,防止被旅游区工作人员发现,大雾帮了不少忙。在千亩田偏僻的角落,我们看到了捕捉野猪的陷阱坑和捕兽夹,所以我们走路的时候还要小心陷阱,防止中招,不然要回来要被人笑死的。上次去骊石我还真踩着捕兽夹了,多亏那双大了一号的鞋,不然我的腿可就费了,真悬啊!
千亩田是当年朱元璋起义,兵败逃入山中,招兵买马,屯田修养之地,是大明朝创建的根据地,所以现在名叫“大明山”。
穿过千亩田,又穿过一个阔叶林山头,树林很密,背大包的人在林间前进很费力,特别易被卡住。因为雾大,所以在林子里的能见度特别小,加上又不敢大声说话,很难判定前后方位,所以半路上一个岔口,后面的人走了不同的路。大雾天声音的方位判断起来比较困难,多次以后,总算大家汇合继续上山。走了一段,才发现前面都是密密的树,根本没有路可走,于是向导砍出一条路。估计几十年也没人进过这样的山了,我们行进地相当艰难,一会儿蹲,一会儿钻很是耗费体力。花了半个小时终于冲出了树林,这才发现了一条小路,我们都高兴地跳了起来。但没过两分钟,我们竟发现又走回到千亩田了,真是冤啊!
说来也怪,我的精神就此陡增。
向导说原路返回,天啊,当初以为返回一小段,没想到竟然返回到前面走错的路上,刚才白开了一条路啊,折返又花了半个小时。
一路都在穿树林我们吃苦不小,有的脚崴了,有的脸划破了,身上脸上都是脏兮兮的,穿越地很辛苦。好不容易才穿到一条小路上,还可以看见一个亭子,向导带我们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径开始下山。自此,我们偷穿景区的行动因为大雾的掩护而顺利成功。后来回山下才听说,景区知道有人从后山进入景区,正大肆搜捕,大部分的户外团队都因为下雨和大雾补了门票,从正路下山了。
人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时候因为大雾和一夜的雨,一路上又潮又滑,而且地形复杂,悬崖陡壁很多,所以难度又加大很多。下山不久就是一处陡崖,能够踏脚的地方非常有限,所以必须拉绳子进行保护。拉着绳子下去以后,还得跳过一个大石缝才算过了。接着比较刺激的地方就是一个独木桥,一根圆木横卧在悬崖上,一端在岩石上,另一端在树根上,上下有三十度的倾斜,看上去实在不太牢靠,而且天长日久风化剥落很严重,加上青苔和露水特别地滑,还好圆木上面有几个凹凸处,脚还能受力。我背着包走在圆木上竟然会上下晃悠,真担心它承载不了。
再后面就是一个有三根木头的桥,我刚走了上去,就被滑倒,两条腿被卡在三根木头中动坦不得,下面就是悬崖啊,真危险!还好从桥旁边的岩石也能爬过去。苦了我一人,大家就不用吃这个亏了,打头阵的就是要有点献身精神才行。
最后是借助绳子要越到四五米远的另一端崖壁,上下不是垂直,而是要斜着插过去,踏脚的地方非常有限,有了绳子就轻松一点,每个人都尽可能的拉开架势去拽、去抓,姿势虽说难看点,但都平安地越过去了。
后面的路基本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就是太潮湿了,泥土很松很滑,很容易摔跤。我们穿过树林,沿着溪谷向下走,溪谷里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走起来特别辛苦,脚左扭右扭的,连穿解放胶底的向导也摔了两跤。我们都低下头偷着乐,看着脚上的脏不拉机的专业登山鞋,真是好不得意啊。
这时路已过半,雾也开始散了,风景又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在一处大的岩石上好好休息了一会,洗洗脸,洗洗脚,真是让人放松。后面的路,越走越平缓,看到田埂,看到水泥桥,看到了我们下塌的民居。
我们到了村子里,村民早早为我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农家饭菜,我们风卷残云一番基本就差舔盘子了。吃掉三大盆饭以后,总算是有了三分饱了,吃相就别提了,各个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很难想象我们是打城里来的,酒足饭饱,上车打道回府,晚上九点左右回到上海。
玩户外的感觉真好,它教会了我正确的认识自己, 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别人, 并随遇而安的享受身边的人和事,让我对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激情。我玩户外是源于我酷爱这项运动,很享受其中的乐趣。一个团队在外就象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很轻松,很温暖。在艰难跋涉的时候我不需要面具的修饰,我见最真实的我袒露在大家的面前,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心里感到非常地踏实和满足,我们虐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