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仰光
图文并茂日记欢迎访问我的网易博客:
首页:http://jesusxin.blog.163.com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踏上征程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25250296/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仰光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25134428/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茵来湖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23030829/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蒲甘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2824941/
缅甸,你必须去的国度 - 返程 http://jesusxin.blog.163.com/blog/static/103773685200993113211726/
相册:http://jesusxin.blog.163.com/album/
9月27日 仰光
本以为缅甸的移民局态度也不怎么样,但我错了,他们彬彬有礼,微笑待人。出海关时,工作人员还对我微笑点头致意,真是一个温暖的国家。来缅甸旅行的外国人确实很少,一架飞机上,基本都是泰国和缅甸人,游客寥寥,以至机场外根本找不到同路人拼车,只能自己打了辆出租,$5到市中心任意地方。
司雷宝塔是一座金色宝塔形建筑,位于十字路口的中央,是仰光市中心地标性的建筑,也是公共交通枢纽和游客参观仰光的起点。在他的周围集中了多家GH(旅馆),按照LP的地图,找到White House Hotel,这里之所以叫white house,是因为这里的墙上被涂成白色花斑状。这里提供各式各样的房间,从便宜的风扇房,公用卫生间到稍贵的空调房,独立卫浴,连有窗没窗价钱都相差1美金。最后选定后者带窗,含早餐,$14/天。房间并不大,但很干净,还配了电扇,卫生间很宽敞,连睡个人都够了。
缅甸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在大量掠夺缅甸的财富和资源的同时,也为这片土地留下了昔日大英帝国不可磨灭的印记。天台是我选择这家的额外理由,当我辛苦攀爬到楼顶,居高临下时,不仅可以看到伊洛瓦底江的江景和码头;还可以俯瞰仰光市中心一排排紧凑的色彩艳丽的民居,而这些民居就是典型的殖民建筑遗存。虽然我并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建造,花了多长时间,但是我可以肯定,今后已看到类似的民居建筑,我就会反应过来,啊,这里就是仰光。
从天台下来,一切安顿停当,准备先去买北上的火车票,按照计划,应该搭乘明天中午12点45的火车到中转地达西过夜,然后换开往茵来湖的火车。
旅行者的故事
一转到通往司雷宝塔的主路,刚才遇到的那个要带我找GH的年轻人又出现了,我对这样热情的陌生人心理设防但并不抗拒,我告诉他我要坐火车去达西,他建议我先问问有没有汽车,那样更快。据我所知,汽车是没有的,反正顺路去火车站,就答应去他拉生意的旅行社看看,结果确实是没有直达车,便到火车站买票,一路年轻人都领着我走,我们随意的聊着什么。到了火车站得知预售票是在火车站反面的预定中心才能买到,要从外面的马路绕过去。其实我是被年轻人误导了,以为火车站也能买,其实预定中心的位置white house的老板娘已经给我画在地图上了,LP上也有标注。但了预定中心,我有点不太高兴,就和年轻人说,行了,接下来我自己搞定。他见状,二话没说,和我告别就离开了。弄得我有点内疚起来。 接下来的事都在预料之中,售票处的工作人员意见是外国人,马上把我请进办公室坐,问我要上哪里。能坐在里面买票,是对外国人的特殊待遇。当然我们要付出应有的代价,就是火车票价格是本地人的好几倍,而且只收崭新的美元。其间就有一个老外,因为只有一张50面额美钞符合崭新的要求,与工作人员僵持不下,因为票价是$40,里面没钱找他。还好我当了和事老,买了票使得他们有钱找给那个老外。老外这才眉开眼笑,和所有人开心的握手。工作人员显然对火车运行很不熟悉,既拿不出时刻表,也回答不上来运行时间。提供的信息还没我网上找到的可靠:http://www.seat61.com/Burma.htm
午餐选择了吃掸面,掸是缅甸中部的一个省,也是茵来湖的所在。999 Shan Noodle 是仰光有名的一家掸面店。面的原料原来是油炸方便面,但是汤头很好喝,再配上牛肉、鸡肉或猪肉,就是这里人吃的面条了。价钱不贵,一碗1000-1500kyat。(kyat是缅甸货币单位,$1 ~= 1050kyat)。可惜量少了点,吃两碗又嫌多,看来要早点吃晚饭才是。
饭后散步到司雷宝塔附近的公车站,打听到了去大金塔的车。这里的公交车样子几乎都一样,而且只标缅语数字,不标阿拉伯数字,所以不问人的话,肯定是抓瞎了。公交车自然是很破旧,好在人很好,卖票给外国人也不加价,才50kyat,到站有人喊你。
旅行者的故事
很不幸,下了车还没到大金塔,大雨滂沱,无奈躲进了路边一个用帆布搭成的铺子,帆布下是一辆手推售货车和几把椅子。主人友好的把最好的一把椅子和最不容易漂到雨的位子让给我坐,自己坐在了靠外面的地方,我很不好意思,但他呵呵笑着,直把我拉到了椅子上。雨越下越大,看来没一个小时是停不下来的,我百无聊赖起来。这时一个过路的年轻人年过来买烟,只见货摊主从香烟盒里取出三只烟给年轻人,年轻人顺手把烟放进已经空了的烟盒里,付钱走了。我对此感到有点讶异。再仔细观察,货车里拐挂着的零食全部都是很小的包装,可能几口就能吃完。这里的槟榔生意最和ihenqitedexinya好,是不是有人来买,摊主会小心的把包好的槟榔放进一次性卫生袋里。临走时,我拿出200kyat做小费,摊主推托了好久,示意我要不买点东西,我还是坚持把钱放在了他的钱篓里。
大金塔建造在仰光市北一座不高的神山上,塔主体建筑是一座高大雄伟的金色佛塔,塔基呈圆形,向上逐步收窄,在塔下必须把头仰得老高才能看到它的尖顶。有八根柱子环绕塔基,分别代表星期一到星期天,其中星期三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柱子,柱子边上是这个柱子的守护神雕塑。信徒们根据自己生日的星期,分别到各自的代表柱子前祈福,祈福除了跪地祈祷和膜拜,还有拿着碗给自己的吉祥物浇水。是很奇特的信仰。环塔基还有许多金色的小佛塔和佛龛,里面都供奉着佛像。塔基的四个方向上各建造一座祈祷大殿,供信徒祈祷膜拜,也共游人休息鉴赏。围绕大金塔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寺庙建筑,每座建筑都有它的含义,由来和作用。整个大金塔的这几百座建筑汇聚成了缅甸人宗教信仰的核心地带,也是缅甸人终其一生必须要来至少一次的朝觐胜地,参观这里人们必须赤脚,女性不可以穿露肩的衣服,所有人不准穿露膝盖的短裤。雨过天晴,大金塔及其周围的建筑金光闪闪,光芒万丈。许多人到了这里就舍不得离开,因为这里有信徒的虔诚和令郎满目,粗看纷乱,细看宁静的宗教建筑。
回市区时体验了一把当地的双条车,我算幸运,猫着腰挤进了车厢,找到了个地方坐下。后来者只能站在车尾,靠手拉住车外的把手保持平衡。似乎很危险,但其实车速并不快,而且售票员从来就是这么站在车尾,100kyat到司雷,看来还是公交车要划算得多,至少人家那是大车。
在司雷宝塔附近,一座接着一座,有许多当年英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包括市政厅,高等法院,基督教堂,各个国家机关大楼和高级酒店。这些建筑有些虽然年久失修,但个个都雄伟大气,气度豪迈,独具英伦风情,是每个到了仰光的游客必到的景点。在这些建筑中,时而驻足,时而自由漫步,体会一下仰光的过去和现在。
完饭在Goleden Duck餐厅想吃顿好的,这里果然不便宜,一个主菜都在3000-5000kyat,不过味道自然没话说,而且来这里的都是当地人,桌上都满满当当,我是最寒酸的,只有一个菜,一个汤,一瓶水,一碟饭。
9月28日 仰光 达西
早上到顶楼天台享用自助早餐,早餐种类很丰盛,除了面包果酱黄油,还有炒菜,炒面,炒饭,果汁,茶和咖啡,当然少不了水果,只是均数量有限,让我不好意思拿多。墙上还贴着Discovery曾经到访时拍的照片,展示这里昔日的辉煌。
中午就要离开仰光了,今天没有特别的“任务”,就是到街上乱逛,尤其是在各个民居之间走走看看。仰光市中心有一块地方,有纵横交错十几条由数字命名的路,从十几路到三十几路这一带,集中了众多殖民建筑风格的民居,在窄窄德道路两旁,是高高的欧式建筑,他们幢与幢紧凑相接,连个缝隙都难觅,虽然被粉刷的色彩亮丽,但仍遮挡不住他们所历经的沧桑和其内部的破败。
仰光这座城市之所以让我大感意外,显得特别,不仅仅因为其城市建筑的别具一格,还因为这里生活的人们,使你有身处印度城市的错觉,因为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印度人后裔的缅甸人,印度人的脸孔,却是缅甸人的装束:男人穿着裙子,口嚼槟榔;女人额头点着红点,身着缅族长裙。在仰光,不同族裔,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人们交融共生,他们没有丢掉自己国家的传统,这点从人们的服饰上就可见一斑。
从仰光到达西
缅甸的火车基本上都是从国外淘汰下来的旧车,我坐的这辆就是从中国来的。这辆车至少也有四五十年,我算是来缅甸追溯中国曾经的铁路史了。我买的是最高级的座位了,是俗称的软座,其实是弹簧座椅,一排三座,我的是一个单独的座位。12点30,列车准时出发,这列车得终点站是曼德勒,在这条线路上运行的火车可能是缅甸境内速度最快,时间最可靠的了。原来坐火车也可以很颠簸,颠簸到人几乎可以从座位上弹起来,当时刚吃了饭,真担心这样十几个小时下来整个胃肠都要颠倒了,而此时火车的适度不会超过30公里。听说这火车最快也就开到50多,平均时速是40左右。我可以从容的透过车窗,欣赏一望无际的稻田,沿着铁路线放牧的牧羊人和他的羊群,驶过的村庄甚至是天空中的彩虹和落日。入夜,外面一片漆黑,时间放佛都停顿了。
凌晨 1点半,列车终于到了达西,比我想象的晚了很多,到站台问后续的列车,说只有一班,是凌晨5点,到茵来大概是下午1点,也就是说,175公里的路要开8小时。我本以为一天有好几班,这样我可以在这里过夜,赶晚点的车,现在只能买5点的票,$7。之所以选择火车,是想在沿途好好看看这个国家,在达西去往茵来的沿途,列车行驶在山峦和峡谷之间,风光壮丽;沿途会停靠很多小站,那里是真实感受当地人生活的一面镜子。一切都显得很诱人,但旅途如此辛劳,我还是第一次体会。虽然我来之前就做好了可能要冒没觉睡的风险,可当它变为现实时,我还是极度的想要睡觉,无法抗拒疲劳的侵袭。
旅行者的故事
车票买好后还不到2点,还是想找个地方睡一会。这是一座当地还算不错的车站,有5个站台,而且都有站顶,可以遮风挡雨。站台上横七竖八的睡满了过夜的人。我问工作人员有没有旅馆,他说没有,还带我到说能睡觉的地方,原来是出租马夹长凳的地方,那里一条条的长凳上,睡满了露天过夜的人。我摇摇头,他便带我来到站外的茶馆,我不甘心,决定自己找找看。离开茶馆遇上一个缅甸年轻人,我向他询问附近有没有旅馆,他英语不怎么样,我做出睡觉的姿势,他明白了,示意我跟他走。在一座完全陌生的小镇,除了车站周围以及一条沙石马路几盏路灯外,一片漆黑,路上除三两个马车夫外,别无他人。环境似乎很可怕很幽森,此时跟这个陌生人走,似乎显得很危险很愚蠢。但我就这么跟着走了,也许是我太想睡觉,又也许是我当时精神不振,没了思辩能力。我尽量走在他的后面,保持2,3米的距离,可是他却热情似火,一会拉着我的手,一会又要勾我的肩膀,我都礼貌的摆脱。路上还开着两家茶室,这使我多少增加了些安全感。他问了路边的人,几分钟后,把我带到了旅馆,可惜政府规定这里的旅馆不可以接待外国人,不然他们会背判有罪。我极度失望,示意年轻人我们还是回车站。回去的路上,他突然拉住我的手,放到他的鼻子底下闻,还摸了一下我的脸,我好奇极了,问你这是干什么?他微笑着说:“You are so beautiful, I love!”我顿时想,他不会是Gay吧?老天爷。难道缅甸的性是这么开放的?我只能继续和他保持距离,回到车站后,他也把我带到了长凳出租处,我想,至少也有了个坐的地方,点点头。他帮我问了价格,200kyat。安顿好长椅。我本只想坐在长椅上,没想到他也一起坐了下来,和我聊起天来,还叮嘱我要看好自己的包,可我哪还有精力和他聊天呢?我示意说我想睡会,他马上站起来,迅速转身离开了,我甚至没来得及和他告别。此时已是凌晨2点半,我环顾四周,人们似乎都在睡觉,我勉强躺下,把旅行包作枕头,但一直没敢睡着。就在我还在回想这个神奇的夜晚,想着自己居然也会有今天,居然流落到火车站和流浪汉,乞丐露宿街头,另外一幕精彩上演。出租长椅的地方是被低矮铁丝网简单栏起来的,在铁丝网外,地上躺着好几个人,此时,一个穿着僧袍的和尚悄悄靠近一个正在熟睡的年轻女人,女人身边还有个几岁大的孩子。突然僧人伏下身子抱住睡在地上的女人,女人被惊醒了,一阵尖叫,拼命用脚踢那个僧人,僧人见状,觉得是自己自讨没趣,便骂骂咧咧的走开了。整个过程中,周围见状的人就好像没发生任何事情似的。我不想去评论那个和尚的真伪和道德,也不愿去怀疑那个缅甸年轻人的友善和对我的好奇。我只为自己能感受到也许是此生仅此一次的特别经历而感到一丝庆幸。
在车站终于熬到了4点30,我的车进站了,我拎起包,跳下站台,穿越轨道,来到列车前,找到自己的车厢,就想找到救星似的,冲了上去。车厢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列车员见有人上来,打着手电,验了票,领我到座位。和之前的车厢一样,一排三座的软座,我坐一个单独的位子。不一会,仅有的两盏灯点亮了,昏黄的灯光连路都照不亮。我要趁天没亮赶紧休息一下,此时不再觉得车厢简陋,反而觉得有个弹簧座椅真是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
9月29日 从达西(Thazi)坐慢速火车到茵来(Shwenyaung)
当太阳升起时,一切皆如所见:高耸的群山,在山坡上放牧的牛羊,随处矗立的槟榔树。火车在山坡上执行着之字形的迂回攀升,是的坐在里面的人觉得列车驶而向前开,时而又向后开,很是有趣。这真的是一辆行进超级缓慢的火车,再加上一路攀山,平均时速15-20公里,急性子的人断然是无法忍受。沿途经常靠站,几乎每一站都有人装卸大量的货物而耽搁时间,使得火车不断的晚点。一次我们的火车和另一列车并排停靠,引得众多头顶箩筐的小商贩在两列车间小路上来回穿梭,他们头顶的货物有蔬菜、水果、油炸食品、各类煮蛋,还有煮玉米。小贩虽然人数众多,场面壮观,但大家都很守秩序,你来我往相互谦让,没有吆喝声也没有人大声喊叫,要购买的乘客只要探出头,招手示意,小贩就会自动走到窗下,把箩筐举得老高,你要什么就直接从箩筐里挑,然后付钱。东西都非常便宜,我买了2个桔子100kyat;四包零食400kyat和一包油炸米饼100kyat。
火车即便行进缓慢,我反而乐在其中。发车10个小时后,晚点2个半小时的火车挪进瑞娘火车站,这里距离茵来湖小镇良瑞还有11公里距离,在站外和两个法国人合乘一辆Tuktuk车,2000kyat/人送到镇上。其实司机开价是4000每人,而一辆车5000-6000才是实价,而两个法国人对此毫不知情。
来到镇上看了几家GH,最后选择住在Teak Wood Guest House,二楼独立卫浴的房间$10/晚含早餐,房间外面是走廊兼阳台,还放了靠椅,白天或是夜晚在这里休憩很悠闲自在;走廊正对就是半露天的餐厅;房间内如其名,内墙和地板都是柚木,宽敞干净,卫生间的墙壁整齐镶嵌着鹅卵石,很有特色。入住第一天老板的女儿还送上一盘西瓜和一杯茶。老板的女儿说话干练,毫不含糊,即便如此,还是要坚持自己的价格,不要被这样的商业推销高手给忽悠进了。如果住楼下的房间,因为房间较小,$8定能拿下。而与我住的这幢楼相连的还有一幢新楼,那里的房间就更加奢华,更宽敞,还有独立的阳台,更加适合3人以上,开价是25刀。
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在找餐馆的途中遇上了一个年轻的船夫,在他那里定了后天的长尾游船,12000kyat。
晚餐在主运河岸边的掸族餐厅,点了一份shan food set,就是掸式套餐,3000kyat。有一份荤素搭配的炒菜作主菜,一碗玉米粉丝汤,一些花生碎末,一份炸龙虾片,中国茶,水果和米饭。这是第一次吃到掸餐,觉得和中国菜很相似。一边欣赏黄昏下的运河和过往的船只,一边填饱肚子,饭后便和老板聊了起来。
旅行者的故事
老板得知我从中国来,非常欣喜,说他最喜欢的是中国的一部电视剧,我好容易才想起来,他说得原来是《包青天》,他们当地人叫作Bao Qin,也难怪我反映半天。而现在几乎没有中国电视剧了,只有韩剧大行其道,他很不喜欢。他说自己有个女儿目前在新加坡读书,一年学费就要3万5千美金,这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还好他有这家餐馆,女儿也可以半工半读才能支持。这个学费,即便是普通的中国家庭都有困难,更何况是缅甸。我问他你们能看到报纸和新闻吗?他说只能看到从仰光过来的过期报纸,新闻也很少看到,这里和外面很不一样,更加闭塞。他说这里几乎了解不到国外是事情,很多他也只是从游客口中听说。缅甸是一个军政府独裁统治的国家,舆论受到严格限制,国内和国际新闻一般很难传到百姓耳朵里。缅甸也因其军政独裁而长期受到西方一些国家的封锁和制裁,但近年来和中国、泰国、俄罗斯、新加坡保持着较顺畅的贸易交往。也难怪老板一定要把女儿送出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