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朝天拜水-----天水之旅(下)
第二天一早起床去楼顶花园餐厅吃酒店提供的免费早餐,品种不多的几个菜,有馒头花卷,大米稀饭和鸡蛋花拌汤,茶叶蛋上立一小牌子:每人限食一枚 呵呵
早饭后退房,门口打的前往南廓寺,5元即到。
南廓寺景区:
南廓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的山坳,建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里风景优美,古树参天,有汉柏唐槐的传说。唐乾元年间,杜甫流寓秦州,曾有题咏“山头南廓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疯然”。
南廓寺庙殿隋唐时已初具规模,清光绪年间将原东禅林院改为杜少陵祠。南廓寺西牌坊门前有两株千年古槐,围达9.7米,树高25米。南廓寺是以三座牌坊式的大门各为中轴线,组成东、中、西三个大院。中山门内有前后院,前院东、西看楼,后为钟鼓楼,东西禅林院。现西院仍为“禅林院”,东为杜少陵祠,祠内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
后院为三间两进宽阔宏大的天王殿。院内有一株生长2300~2500年的三杈古柏,南向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柴,直插云霄,但顶端仍青春焕发,枝叶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巧架于槐树枝杈上,更神奇的是已劈开的枯干中寄生着一株胸围108公分的黑蛋树(朴树),与老树相依为命。
票价20元/人,步行上山还挺远的 走了快半个小时。
参观完毕打车去伏羲庙景区,司机不给打表,要15元,表打到才7.8元,司机说上下山不打表是天水的行规 NND
伏羲庙景区: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1963年被评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
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巍然屹立于院子正北高1.7米的砖筑月台上。其高大雄伟的殿内,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藻井顶棚正中绘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绘六十四卦图。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农,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
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听植。
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来伏羲庙朝拜祭祀“人祖爷”。一时,宝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鼓鸣天,善男信女异常虔诚,庙内充满着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门票30元
从伏羲庙到玉泉观仅不到2公里 打车起步价4元
玉泉观景区:
玉泉观建于元朝1299年,现存建筑为明清时顺山势重建,有山门、青龙白虎殿、人间天上牌坊、第一山牌坊、玉皇阁、三清殿等建筑,两侧山间还有雷祖庙、三官殿、诸葛祠、玉泉井等景点。
玉泉观因山腰处的玉泉而得名,据说此泉为明眼圈。现在泉水依旧,井上盖有井亭。在选胜亭内有一座高大的石幢,上面为元代历代皇帝赠全真道五祖七真的封号。另外,山中很有特色的辫柏因根须交错而得名,也是玉泉观一景。
每年正月初九是玉泉观的朝观日。门票20元。馆内有个退休返聘的老讲解员讲的非常好。
中午想吃天水特色小吃,但是不好找,吃了兰州手抓羊肉 每斤38
下午2点多到天水汽车站购得3点的西安到宝鸡高速大巴票,票价40元 上高速行驶1小时候堵车,被堵在麦积山隧道中整整3个小时,交警说前方发生翻车事故,处理的那个慢啊,本应6点到的一直晃悠到晚上9点半才到宝鸡,耽误了我的动车,好在宝鸡站给改签了车票(29元,呵呵省钱了 动车是50),晚22点07分登上乌鲁木齐到汉口的T192次,经近两小时的站立到达西安,回到家已是7日凌晨快一点了。
此次旅程二人花费950元(一人免除了所有门票和一半车费 (*^__^*)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