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来到西澳16天自游行之(六)——大洋路格兰屏探险之旅
一直很向往MEL的GREAT OCEAN ROAD, 听说十二门徒由于遭海风的侵蚀, 有些门徒已经倒下了, 但也将有新的门徒或拱桥的产生。大洋路是这次到澳洲游的重点。到了MEL,有很多团队去大洋路,YHA也有代理一天游,两天游和三天游的团队,由于我想去阿德莱德,正好有一个探险团是经大洋路、格兰屏区到达阿德莱德的,而格兰屏国家公园在网上能搜到的资料也甚少,既然少人去,那更刺激我们的好奇心,于是我们就选择了该团,参团网址:http://www.yha.com.au/travel/traveldeals/details.cfm?ProductID=587
这个团是逢周二、周四、周六出发,包车费、多人房两晚住宿、两早两晚餐。我们两人再给多了138AUD升级了两晚双人房住宿。
5月14日
这天一大早6点左右,天还未亮我们就CHECK OUT,坐在YHA门口等旅游巴。门口也零星站着几个老外, 看样子都是独行侠, 背着大大的背囊, 如果换了我一定会被背囊压扁。车6:20就到了,是一辆大概25座的面包车后面拖着一辆行李车,我们把行李放上行李车上,我找了个司机旁边的座位,那里视野好。全团大概就20人左右,有来自意大利、日本、美国、泰国、澳洲本地的人,当然有两个醒目的中国女士就是我俩啦!不过这种三日团国内的人的确较少参加,也不知原因。
大洋路位于MEL市西南的Geelong。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到达了大洋路的起点 Torquay, 这里有很多的商店,车停下来给大家上啡厅吃早餐,我们在YHA已吃过杯面,所以就无所事事地在外边等商店开门,早上很冷,我们好不容易等到9点钟商铺开门躲了进去。这些商铺大多是卖衣服的,也有卖冲浪设备的,可见这里的人很热衷冲浪。衣服的款式都不错都是中国制造的,但剪裁比中国的好,价格大概400-500RMB一件吧。过了一个多小时,那群老外终于吃完早餐,我们可以上路了。天色很阴,我们这次来澳洲真是天公不作美呀,走到哪下雨下到那。第一站是Bell's Beach, 这里也号称冲浪者天堂,浪很大,天气较冷,但仍有很多人在冲浪,在远处望,就象黑色的海鸥俯冲进海里觅食似的!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尉蓝尉蓝的,天空虽然较灰,但然显得很壮美。车沿着大洋路行驶,一会儿下起毛毛丝雨,太平洋上有一种烟雨朦胧的感觉。到了Great Ocean Road的入口,旅行车特别多,而且看到了特别多的说粤语国语的人。我们下了车,雨下得挺大的,这时,天空出现一条彩虹,象从山上拂出的一条彩带,象抛物线一样直抛向大洋中央,大家欢呼着跑向海边,长枪短炮直逼搭在海天之间的美丽的彩桥。彩桥由浓烈的色彩渐渐淡化为灰蒙的印记, 我们就在附近的标致性建筑下照了几张相。
车沿着大洋路继续前进,一边是海水,一边是山脉,不时看到彩虹,我们便下车继续拍照。司机兼导游是一个帅气的澳洲小伙子,打扮得象个牛仔,他一边开车一边介绍了很多关于大洋路的故事,比如建大洋路的初衷到最后怎样建成,还介绍了澳洲的袋鼠、考拉、鹦鹉等等特有动物,总之,他象一本丰富的百科书,知道什么讲什么,可惜我根本听不懂,只在车上欣赏美丽的风光和偶然飞过的成群的鹦鹉。不一会来到了一个休息点,大家下车去“唱歌”。这里其实也是鹦鹉和考拉的观赏点。导游带着我们在桉树下寻找考拉,果然有几只考拉懒懒地在树上睡觉,可能不想人骚扰,爬得老高,很失望地,我们只能在树下仰望这些可爱的懒虫。这时导游拿了一些谷物给我们,呵呵,一群鹦鹉好象闻到了香味,飞扑过来,从我们手中抢食,甚至两只鹦鹉还打起架来,非常有趣。跟鹦鹉一轮嬉戏之后,我们又继续上路了。沿路两旁多了很多桉树,导游说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很多考拉睡在树上,我们眼睛不停地搜索,也没发现什么,听我阿姨说,她上次走大洋路到这段的时候看到不少于二十只的考拉,难道是天气的问题?听说每年考拉被蛇吃掉了好多,因为它们实在太懒了只会睡觉,蛇到了身边都不知道。我特替它们惋惜。
经过了几个类似 Lorne & Apollo Bay的海湾,下车、上车、拍照, 一路上停停玩玩,到了一个吃午饭的小镇。旅行团没包午餐,丰俭由人。老外们其实吃得很随便,一大碗的炸薯条, 一杯可乐就解决肚子问题了, 反而我跟颖挑三拣四地弄了一大盘炸鱼炸鸡等等,吃都吃不完。我其实特不喜欢外国的食物,不是冷的就是炸的,弄得肚子很不舒服。
吃饱了继续上路,一直在下雨,天阴沉沉的,我们本来打算坐直升飞机游大洋路的,但看起来没希望了。下午很重要的一个景点是Otway National Park,这里是一个冷植物雨林,更何况下着雨,更显阴冷。澳洲的国家公园很喜欢在树顶上建一条走廊,号称“ walk on the tree", 走廊离地面有25米高,走在上面低头看下面全是繁茂的莎椤,莎椤是与恐龙时代生长的一种稀缺远古植物,澳洲人说起来特别的骄傲,但我怎么总觉得在中国到处可见呢?也许是相似的植物而已吧,毕竟人家是珍希物种呀!整条空中走廊是用钢铁造成的,走廊上还建了个了望塔,我们爬上塔顶,俯瞰整个雨林,被烟雨笼罩的森林显得静谧苍茫,山间还缠绕着一条雾带。在雨林里转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又继续上路了。
黄昏的时候,车来到了十二门徒国家公园(Twelve Apostles Marine National Park)、坎贝尔港国家公园(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 这是大洋路景点最集中,最为壮观的地方。以前看了很多很多十二门徒落日的照片,令人叹为观止!可惜呀,天公不作美,雨这时下得更大风吹得更猛!我们穿着冲风衣,冒着狂风暴雨,冲向岸边看十二门徒。这时雨伞是不起作用的,我们感觉快被风吹跑了。十二门徒其实是岸边被海水长年冲蚀,与岸边脱离的岩柱,矗立在岸边的海水里。岩柱是灰黄的,如果有夕阳斜照,十二门徒是金色的。我们拿着照相机、录象机的手被风吹得摇摇晃晃,根本别提对焦了!四只手按着一部小小的照相机也按不住,四只手连照相机一起晃!晕!这已经是深秋的澳洲呀!我们在风雨中欣赏十二门徒,但说实在的,因为风雨太大,太冷,我们也只想赶快找个地方躲,胡乱拍了几张片,赶紧回车上。唉!我一定要在将来的某年某日再来坐直升机欣赏它们,但现在我必须走了!
天黑得好快,车开进了一个山沟里,可能叫Prinetwon的一个小小地方,只有几座房子亮着灯,到处伸手不见五指。车来到一个小旅馆,大家纷纷下车拿行李,导游说我们是住独立间的,不住这,一会儿才带我们去。那群老外团友便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还在窃笑,感觉自己很另类。他们是住集体宿舍的,叫着DORM的房间,公共洗手间公共浴室的那种。在这经济危机的环境下,中国人就显得阔卓了!我们都有点尴尬!安顿好他们,我们拉着箱子跟着导游去我们的“豪宅”!这村庄很小,路上也没灯,风大雨大,想起了呼萧山庄,噫,有点恐怖!来到了一个小旅馆,叫“Talk of the twon”,名字怪怪的。进到里面有小卖部,提供啤酒、热狗、葡萄酒之类的。拿了钥匙,我们转到旅馆背后,到了房间,很不错的家庭房,有两房一厅,独立的卫生间,好象没厨房。看着挺舒服,我们居然也觉得价格很值。放好东西,我们又回到刚才团友们的住处吃晚餐。晚餐是包的,导游和房东一起做了些热狗、面条、烧午餐肉这类的东西,总之我吃不惯这些东西,随随便便吃点就回旅馆睡觉了。
5月15日
早上起来在房间向外看,原来外面是一个广阔的牧场,草色青青,一股芳草味,可是还在下雨。早上的重点应该是看Twelves Apostles的日出, 我们只能绝望了!来到昨天想看日落的十二门徒,早上的景色和黄昏没什么区别,都是烟雨笼罩,叹了口气,上车吧!上午的景点依次是London Bridge, The Grotto, Bay of Martyrs, Bay of Island, 本来是大洋路的精华景点,晴天下肯定谋杀不少内存,当然现在虽然下着大雨,也能看到海的壮观,海蚀岩石如伦敦桥的千姿百态。再下定决心将来的某年某日再来吧!有一个叫Warrnambool的地方,我们也下车看了一会儿,据说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鲸鱼。后来我们到了一个小镇,老外们又去享受他们的咖啡早餐了,我和颖只在附近闲逛。 老外挺会享受生活,中国的旅行团只会赶鸭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的这个探险团是看到美景就停,看到咖啡室就去叹一杯!而且还有个规定说开车两小时就得停下来喝咖啡。
离开了大洋路,车沿着维多利亚的郊区向前行驶, 沿途两边是广阔的牧场,偶尔看见羊群在奔跑,偶尔只见稀稀落落的几只牛马在吃草。正是深秋,牧场的草色很黄,但牛马很漂亮,棕色或古铜色的毛发,闪耀着光泽。大家在车上昏昏欲睡。快到格兰屏,司机叫醒大家。车开进了Crampians National Park, 那是很大很茂密的森林,路两旁的树木都有烧焦过的痕迹,有些树杆烧成了红色,有些烧成了黑碳,有些烧成粉红色,整排排的树都是粉红色,我原以为这是什么奇特的树种。进山的路很长,走了一个多小时,偶尔还看到袋鼠从树林里窜出来,跳过马路。这个山区实在也没什么特色,何况也给山火烧过,远不及中国的名山大川漂亮。来到山间某处,车停下来,大家开始跟着导游探险。我们攀着石头一步步往上走,见到树林中有野袋鼠,样子挺丑的,大家很兴奋,偷偷地拍照,导游更兴奋,说起袋鼠就象中国人说起熊猫!但其实在澳洲有不少袋鼠是给行驶的车撞死的,熊猫就不会有这种遭遇!对于在这些尖锋石阵攀爬,实在不是我的强项,只希望路更短更短,可惜上了来就身不由己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上爬!导游也不断催促我们这些落后份子,说翻过山,到Balconies and Reid's Look out可以看到壮美的日落,他总说:BEAUTIFUL!这是帅哥的口头禅!鬼才知道,这么阴暗的天色会有日落,但他很坚持,说日落很美。好不容易上到了BALCONIES,这个单词好象是“包厢”的意思,其实是山顶上一块突的巨大的岩石,岩石上围了铁链,三面都是万丈悬崖,远望是辽阔的平原城市。我也可以想象如果运气好的话,这里的景色的确会很壮观,也会有“夕阳无限好,晚霞火样红”的感慨!甚至更壮丽的云海,就象宣传单上那样,荡胸成层云,而且是火烧云!可惜呀,可惜呀!我们站在这悬崖峭壁上只感到寒风凛冽,双脚发抖,有种随时会被风卷下深渊的感觉,救命!得赶快离开这鬼地方!那群老外团友看样子也没什么兴奋的,爬上来已是十二分的疲劳了,何况导游口中的BEAUTIFUL日落明显不会看到,大家调头往山下爬。天色越来越暗,导游又开始催促我们,天黑了有什么猛兽出没!唉!我实在讨厌攀爬呀!
下到山脚,车载我们来到格兰屏的中心位置,叫 Halls Gap,这里象一个小村落,四面环山,有不少的旅馆、超市,还圈养了一些白色的袋鼠供游人观赏。我们住的地方是架起的板房,原来这里有蛇,所以房屋要架起。我们还是住了双人房,也不错,有厨厕。还有走火示意图、灭火器。想起来时看到山火的痕迹,不禁有些担心,万一晚上山火来了,我们一定被困这山坳中必死无疑,要这些灭火器有啥用。越想越怕,干脆不想了,吃晚饭去。走出屋子,寒风嘘嘘,周围是高大的树木,除了房间透出的灯光,四周漆黑一遍,还有些怪叫声,这里更象呼啸山庄。晚餐也是由司机兼导游兼厨师的帅哥煮,是意粉,把意粉煮熟,然后用肉浆一搅,再弄一盘沙律,就这样简单。我们自己炒了些菜吃,这些老外居然没吃过炒的菜,他们是生吃的,无语!随便吃了早早回去休息。
5月16日
这天6点得出发,起得很早,四周还是漆黑一遍!这天领略了这个团的精髓——探险团!
早上说赶去看日出,来到了一个日出观赏点,外面雾很浓,大家一致同意不下车,司机耸耸肩无奈地开走!然后是去观赏瀑布!Hiking to bottom of mackenzie Fall ,真是晕!辛辛苦苦地走落瀑布底,向上望两条水喷洒下来!这也叫瀑布呀!我随便在广东某山区也能找到这两条水!失望之极,然后又气喘吁吁地回到停车点。这时,导游在那里指手划脚,不知说什么,有些人在绑护膝,有两三个年纪稍大的女士走向另一条小路,可能是说上山顶有几条路之类的吧,反正听不懂,我们就紧跟导游走。走过一条轻松的小路,折向山上走,路虽然崎岖,但毕竟也叫山路呀,半个多钟光景,大家停了下来,我看不到路了,只见岩石峭壁,导游又在说什么,还是听不懂,大家神色有点凝重地点头,竭了一会儿,大家又出发了。这时没有路,只有山石,大家手脚并用地攀起来。我有些犹豫,回头不是,向前也不是,颖就鼓励我向前,想想回头路也远了,之前问了下导游,他说不走回头路的(后来发现我是误会了,回头也是这条路)。既然不走回头路就向前吧,有石头攀扶着应该还可以。于是一把年纪的我做起了平生第一次毫无安全设施的攀岩壮举!
开初的时候还是有石头攀扶着,我小心奕奕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挪动,来到一个九十度的岩边,艰难地爬了上岩石上,举目看看,挺吓人的,踩错脚就粉身碎骨了。毫无疑问,我是最后一个,远远落在队伍后边,导游兼司机很轻松地在陡峭的岩石上跳来跳去,还穿着皮鞋!他说他一个星期来两趟这里,有如走平地。攀上了这90度的岩壁,再往前行没有那么徒了,但至少也有70度的倾斜!而且这里更可怕!两边没有任何可攀扶的东西,雨过后岩石滑溜滑溜的,我是连爬带滚地向前挪,如果不小心滑下去就是深渊呀,连胆大包天的颖也说当时她很害怕!我也几乎是贴着地面爬的,这些时候是没什么仪态可言!其实对一些喜欢冒险的人来说,一定会感到很刺激很兴奋!但我已是人到中年了,平时也胆小如鼠,实在受不了。这时才想起那几个没有跟来的人是那么的明智那么的聪颖那么的令人敬仰!唉!这也怪我听不懂英文!导游一定是说了种种艰难险阻!好了,我四肢并用的爬过了最危险的地带,发现可以直起身来走一会儿了,抬头望去,有不少团友已到了山顶。走了几步,又没路了,一棵大树横跨在前面,我必须爬上树再跳下来,就在跳下来的刹那,脚严重地扭伤,唉呀呀!痛得我眼泪直喷!在阿德莱德的几天都是拖着伤腿四处游玩的,晚上都用冰袋包着!我最后一个艰难地上到山顶,山上很多黑色的,三尖八角的大石,没什么好看,何况我已一捌一捌了!颖还录下了我一些滑稽的镜头,当然最狼狈的蠕动她是没拍到的,那时她也在蠕动,哈哈!我也不知是怎样拖着残腿回到了车上,那时脚肿得象个大包!行程上是这样介绍这段的:HIKE Hollow Mountain for breath taking views over the north of Grampians!的确是恐怖的山呀!
说真的,我只想快快离开这鬼地方,我的腿那个痛呀!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 Harsham, 下车时候大家发现我受伤了,纷纷想着办法,导游叫我脱了鞋,把腿架在车头,虽然有失斯文,但也没法子了!下午车子开得飞快,看得出导游归家心切,他的家在阿德莱德!而且也没什么景点了,沿路还是广阔的草原,远没有丹德隆的草原漂亮。 经过Murray River, 黄昏时候到达Adelaide Hills,这时的落日象火球一样悬在山顶上,如果昨晚在格兰屏能看到这落日,那也不枉此行了!
阿德莱德是德国移民的城市,这里90%都是德国人,也说是CHURCH CITY,因为这里有很多很多的教堂。6点半左右,我们到达了住宿的地方:阿德莱德YHA,结束了这三天的探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