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庐山学堂"项目启动
8月中旬,中美合作方在美国西雅图正式签订了合作在庐山设立“九江学院庐山学堂”的备忘录。这标志着“九江学院庐山学堂”项目启动,并将在年内招生。
美国西雅图当地时间8月13日18时30分整,在西雅图华彬费尔蒙酒店,牯岭美国学校协会、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九江学院合作在庐山设立“九江学院庐山学堂”备忘录的签字仪式隆重举行。九江学院党委书记陈绵水、牯岭美国学校协会主席詹姆斯分别在备忘录上签字。
据悉,九江学院十分重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依托九江的独特历史和地理条件,加强和世界各国的高校建立联系。在省内同类高校中教育外事工作名列前茅,现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柬埔寨、泰国、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今年暑假,该校在完成了在柬埔寨设立孔子学院的事宜后,又启动了中美合作在庐山重设“庐山学堂”项目。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相关链接:“庐山学堂”由来
上世纪初,生活在庐山上的外籍人士有4000多人。为解决这些外国人子女的读书问题,1916年,美国“北长老会”、“圣公会”等发起并成立“牯岭美国学堂”,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停办。这期间,先后有2000多名师生在这里生活、工作和学习。1937年,“牯岭美国学堂”因炮火而停办时,许多人互留地址,以便战后重返庐山。但此后,他们再也无法回到中国了。1938年,他们在美国纽约成立牯岭美国学校协会(KASA),目的是促进会员之间的友情,培养大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007年5月,牯岭美国学校协会访问团48位来自英美等国家的“牯岭美国学堂”的学生及其后代重访庐山,回到了他们的母校——“牯岭美国学堂”。在庐山召开的座谈会上,牯岭美国学校协会访问团提出重新恢复“牯岭美国学堂”。这个想法,得到了庐山管理局的积极回应。2007年年底,经牯岭美国学校协会(KASA)董事会成员投票通过,赞同KASA与庐山管理局合作,共同致力于在“牯岭美国学堂”原址建立一所学校的计划。去年11月,庐山管理局党委书记郑翔、牯岭美国学校协会代表詹姆斯·戴、九江学院党委书记陈绵水就设立“九江学院庐山学堂”进行了会谈,并达成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