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5项“非遗”冲刺国家级名录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阆中王皮影、南部马王皮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之后,我市又有5项省级“非遗”向国家级“非遗”发起冲刺。昨(19)日,记者从市文化馆获悉,相关申报材料即将上报省文化厅。

市文化馆副馆长卢军告诉记者,我市此次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包括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巴象鼓舞、南部傩戏、仪陇剪纸和翻山铰子5项,分别从属于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民间美术等类别。

记者获悉,仪陇县于1993年以“仪陇剪纸”参评,阆中市保宁办事处于2008年以“巴象鼓舞”参评,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据介绍,省文化厅将组织专家对各市、州的申报项目进行筛选、论证、评审,提出推荐名单,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送文化部。文化部将组织对各省(区、市)和中央直属单位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材料进行集中审核,并于11月30日前将经审核后不合格项目的材料退回。相关省(区、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央直属单位于12月31日前将修改后的项目申报材料重新报文化部。经再次审核仍不合格者,将不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

按照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要求,申报项目必须是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并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有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