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5)——西宁,古老的寺院梦中的湖
图片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e1a3fc0100d772.html
兰州到西宁只有200多公里,应该是中国距离最近的两个省会城市了,车程是三个小时左右,跟我们阳江去广州:s。远至商周就是羌人的聚居地,至北宋徽宗年间改鄯州为西宁州,沿用至今。西宁寓意显浅,表达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国家西陲安宁。
一早从兰州出发,中午不到11点左右就到了西宁。早听闻西宁有“中国夏都”美称,夏天温度适宜,是休闲避暑胜地。不过5月的西宁还是觉得稍为凉了些,我刚一下车就感受到一股扑面的凉意。找好宾馆放下行李找个地方吃饭,随便挑了家看起来满干净的小菜馆,进去点几个菜,味道相当的不错,而且价格不贵,几十块钱两个人吃得饱饱的。饭毕我们分道扬镳,我先忙我的工作,MOUSE自己四处溜达。因为兰州的温度相当高了,在那里我都是穿短袖T恤,感觉就200多公里的路程,温差应该不会很大,所以一路上我还是穿着T恤,到了西宁虽然觉得有点凉,但是还是撑着,觉得是不是自己的身体抵抗能力比较差了,所以出来吃饭就没换衣服,到客户那里才觉得自己傻,大家都是穿长袖的,好多都是至少两件,弄得自己是相当的郁闷,偏生的要找的人不在,在那哆嗦了大半小时才等到,寒暄了一会就忙不迭回宾馆换了件长袖的速干衣,好在没着凉。工作的事就不提了,偷闲时间毕竟有:?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fe1a3fc0100d772&url=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orignal/5fe1a3fch69c587ee4cd4&690" target="_blank" :?
不说整个青海,就说到西宁的人旅游的人,青海湖和塔尔寺绝对是两个必去的地方,青海湖是不必说的,地球人都知道,塔尔寺呢,不知道的到了西宁人人也会告诉你的。实话说,我之前对塔尔寺也是一无所知,但是来之前看过一些驴友的攻略,无一例外都会提到这个寺庙的,当然也会想去看看的。从资料得知,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历代也曾有多位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长驻于此,是信徒广为向往的佛教胜地。青藏一带于中原沿海地区风俗情景大异,宗教与政治密切联系,可以说塔尔寺不但是在信徒中有崇高地位,就是在历代中央政府的心目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这些特殊的原因,让塔尔寺名声鹊起,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发展,当然现今的社会,这些都会逃不过商业的意味的。再讲句实话,我对宗教佛法寺院暂时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不排除以后年老转性),之所以在各地转了那么多寺院和道观,完全是冲着历史而去的,我喜欢有历史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那么多年来的沧海桑田的情怀。西宁市区到塔尔寺26公里,看攻略是在昆仑路那巴士和出租车去,出租车拼车一个人8元,包车30元。我们兴冲冲找到那里,却不见有巴士的影儿,倒是有不少的出租车,但是也不见有人坐,我们等了好一会都没看见可以拼车的迹象,便找了个女子开的出租车包车去。
一路仍是大西北特有的黄,路况倒是不错的。女司机挺健谈的,跟我们说了好多塔尔寺的事,还说可以介绍喇嘛给我们祈福送我们哈达等等,不过在呼呼的风声中我却没多大留心听,光贪婪享受明亮的天空和略带凉意西北的风。塔尔寺依山建筑,寺门在山脚,门前有好大一个广场,很新净。塔尔寺的门票是80元,门口零散看到有跟团的游人,我们打量了一下,心里在咕咚这80元值不值得掏,但是不管怎么样,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边咕咚一边掏钱的,但是这个是我们去过门票最贵的一个寺院。我们在门口望望,发现并没有人检票,想着是不是在里面检票的,就心里咕咚咕咚的慢慢走进去,走进去看见了印象中好像在在那见过的满有特色的几尊白塔,拍了几张照片,就继续往里面溜达,一路上我们的心里都是有点忐忑,会不会在那就遇到检票的。在里面走马观花的转过一圈,发现并没有什么好看的,而文字的描述也不多,看得我们糊里糊涂的,实在不大知道有什么看头的,就走了出来,出来的时候我们不是径直从进来的门走,而是从左边可以进车的大门出去了。这个门出去转过去就有好多小店,在摆卖一些看起来的粗糙的纪念品,没多大意思。溜达了一会决定打道回去了,这次拼车就容易多了,不过回去走的是另一条路,车破路况差,太阳高照而且尘土飞扬,关上车窗又闷又热,郁闷不已,才知道来时走得是多么的舒服。塔尔寺之行就在颠簸中满怀倦意结束,真个是典型的囫囵吞枣,终于很深切的体会到猪八戒吃蟠桃的困惑了,一点滋味都感觉不出来。回头跟西宁的客户说起,说塔尔寺就是这样的,刚来的人总是值得去一下的,不过需要雇一位导游给你讲解才有意思。不过对我们来说,免费进去走了走,也算值得了。后来才知道那白塔的意思,还有就是终于在汽车上的MTV看到了那白塔,咦,那就是我去过的塔尔寺了。这些,估计就是这一趟的全部意义了。
重头戏当然是青海湖了,那真是梦中的地方。查过西宁到青海湖并没有直达的班车,来回300多公里,两个人包车又实在是太奢侈了,所以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跟个团来个一日游。从塔尔寺回来我们就找了个旅行社报名,120元/人,早出晚归,中餐自理。听说青海湖的日光紫外线很强,容易晒伤,所以早早让MOUSE买了帽,当天晚上买了一些防晒霜和一些面包,做足了准备措施。第二天7点半起来,还没洗刷完,旅游车已经在宾馆门口催了,我们连忙收拾后东西,连早餐也没有吃就上车了。我穿一件T恤外罩一件速干衣,觉得刚好,后来就尝到了苦果。接完我们继续接别的旅客,结果遇到几个更扭捏的,到9点多才出发,弄得车里是一阵怨声载道。好歹开始出发,大家吵了一会也就算了,不过议论起参团的价格,又是一阵喧闹,人家最便宜是80元/人,一般也就是100元/人,最贵的坐在我们前面的一个胖大叔150元的,不过人家是住五星级酒店来着,我们笑胖大叔,您是五星级的才150,可怜我们连一个星都没有就要120了,大家都笑起来了。车子很快就开出了市区,导游也开始讲述一些青海的概况和风土人情,其中青海三大怪让人印象深刻:青海的屋顶能赛跑,青海的山坡不长草,青海的的姑娘不洗澡。屋顶能赛跑是指青海的房子大多土房,结构简单,敦方四正,屋顶平整,不像中原和沿海地区的屋顶尖尖,这样是由于青海雨量少,不需要排水而且农民还可以在屋顶晒农产品;山坡不长草是指青海海拔高,空气稀薄,紫外线强,所以山坡阳面的植物都被杀死,造成了青海的山一边长草一边不长的阴阳脸的怪现象;至于姑娘不洗澡,那基本都是说偏远的山区地方的藏族姑娘,听说一声只洗三次澡,出生、出嫁、过世,真是太恐怖了。前两怪在路上就可以看到,第三怪就看不了了,也没多少人有兴趣看,大家都在互相打趣了,呵呵。
我们第一个停下来的地方是赞普林卡,青藏高原上唯一的一所集藏传佛教八大教派为一体的藏王寺院,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藏王寺院。这个在报名的时候并没有提及的景点,而且我看着很新,肯定是现今重建,估计没多大看头,而且门票还要30元,就没进去。在庙的对面广场闲逛,发现原来这里也有一座大水车,跟兰州水车园的最大那座也不遑多让。此外广场还有个石雕园,有很多古代的流传在这些地方的名人战将,还有很有意思的是一些石头上刻着很多民间风味的小歌谣,可惜没记一些下来。还有当然是少不了购物点的停留的,而且必须要进去的,我就进去走一圈径直就出来等了,在那当儿,忽然乌云密布,很快就是一场大雨霹雳的下,不过很块就停了。继续往前行,就到了日月山。日月山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必经之路。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关于日月山有很动人的传说: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入藏途经此山,她怀揣宝镜,登峰东望,不见长安故乡,悲从心起,空镜下滑坠地,一分为二,一半化为金日,一半化为银月,日月交相辉映,照亮着西去的征程。此地成为唐朝和吐蕃实行物资交流和两地使者往来的中转站。现在山隘上尚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顶修有遥遥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南脚下有流向独特的倒淌河,那传说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倒淌河在日月山西边脚下,一股碧流永无休止地向西而去,流入浩瀚的青海湖。天下河水往东流,偏有此河向西淌,所以人们称此河为“倒淌河”。一下车,我就感到了阵阵的寒意,心里只呼不妙。石块堆砌的平整大道一直延伸上山,清冷的阳光照着道路影射的刺眼,一路的旗幡猎猎作响,相当的有气势。两边是青黄的草地,有盛装的牦牛等待与游客合照,当然都是要收费的。我们走在草地上四处眺望,极目天边,万里层云,蓝的白的绿的黄的,那么和谐统一在一起,看得心里激荡。只是旁边拉着牦牛白羊的牧人不停的招呼我们拍照让我们不胜其烦。日月山的海拔有3000多米,如果有高原反应,在这里应该会有感觉,但是我基本感觉不到,只是觉得有点冷,待爬到山顶日亭月亭,向西望去,那是多么广阔的大地的胸膛,这就是青藏高原了!可惜豪情顶不上一件厚衣服,呼呼的风吹得我只哆嗦,无奈只好提前钻进了汽车里,听说青海湖比这还要冷些,心里那个郁闷就甭提了。
日月山
再继续往前行,离我梦中的湖要越来越近,我紧紧盯着前方,我要第一眼看见你。终于天边慢慢出现了一条清蓝色的线,然后线越来越粗,颜色也渐渐有不同的变化,在开阔的天地间安静躺卧。那就是我梦中的青海湖!我实在不会用任何的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初见她的激动心情。车停公路边的一个饭馆吃饭,我们就嚼点干粮在公路上浏览青海湖的蓝,最讨厌是那些藏族的小孩子,跟着你要跟你拍照,当然听说也是要钱的。导游早就提醒过我们千万不要理那些小孩,要不就脱不了身的。那些小孩子个个脸上都被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成了暗红乃至黑黑的一块块,不小心碰一下都怕把脸给扯破了,让人不忍多看。本来我们想奔近一点到湖边拍照的,但是导游说吃完饭到鸟岛那边更好看,就做罢。公路边依稀有油菜花的的影子,早就听说青海湖那一路的漫天遍地的油菜花让人震撼,而我在图片上看着感觉已经是美妙绝伦,可惜现在的时令不对,并非油菜花绽放的时候。吃完饭直奔鸟岛。听说以前鸟岛是可以直接走进去看鸟的,后来破坏严重,现在只能是在一个小屋子里通过小窗户看鸟了,而且现在的鸟也不如以前多了,听说以前万鸟齐飞,宛如黑云笼罩,想来“黑云压城城欲摧”当是此种气势,当然现在都很少乃至无见了,很可惜。走进观鸟屋,透过小窗子看到那么多鸟聚集在一起,想起很早以前这里没有这些人为的商业的东西,那是怎么样恬静的空间,而跋涉的行者或者金庸古龙笔下的侠客浪子来到这里又是怎么样的心境。
现在看着不过那么多人在小屋子里,叽叽喳喳的,倒觉得我们才是笼中鸟了。我们看了一会就走了,上旅游车到另一边的码头看湖,之前听说是有船坐观湖的,但是后来说风太大取消了。到这里我才是真正的跟青海湖亲密接触了,我蹲下轻拨湖水,犹如顽童一样。近看青海湖,更感觉到她的浩瀚,都看不见边际了,不知道的话肯定是以为是海了。极目眺望,湖水颜色渐变层层叠来,最远处天水一线那是蓝,然后渐变成青到眼前的清澈的透明。看着飞鸟在湖边盘旋,我把面包碎扔向天空,鸟儿都扑过来争抢,翅膀扑着水面都是小波纹。我奔上湖边的一个小山丘,想把青海湖看得更全面,可真是冷啊,强烈的风吹得我的衣服和裤子都鼓起来,可是我又如此贪恋青海湖的美色,一边哆嗦一边按下了相机的快门,那一刻,我肠子都悔得发青了。如若有人问我去青海湖要注意些什么,我肯定会像祥林嫂一样的告诉你是衣服、衣服……不过我也不用后悔太久,很快导游就召集我们上车返程了,我看了一下时间,在青海湖前后逗留不足一个小时,有些人像我一样不舍得走,像胖大叔的单反都还没找几张照片呢,而导游解释主要是有人要回西宁赶火车了,这就是参团的结果。返程我们走得不是回头路,而是经过了原子城、金银滩草原等景点,都是没下车的,导游指给我们看,当然也没看出什么东西就过去了。这一路,大家都累了,所以都没什么人出声了,不过沿途的景象倒是让我大开眼界,天一会是雨一会是太阳,不远的山峰顶铺着是白白的雪,。而广袤的大地常常是开了个把小时也看不到一个人家的,想如果这些地方能开发起来,迁一些人过来,中国就和谐多了,当然那只是我的凭空想象而已,水,就是个大问题,那有那么容易的事。回到宾馆差不多晚上8点,从早上7点多出发,耗费了将近12个小时,倒有大半的时间是花在车上了。青海湖很美,那种震撼我无法形容,只能感受,如果你没去过,那我是绝对推荐要去一次的,当然,最好挑7月份,油菜花烂漫开的时候。
关于西宁吃的,我想只要上网随便搜一下都可以知道,莫家街、水井巷和大新街等出现的频率最高的几条美食街,像莫家街的小吃就非常多,我们就在大名鼎鼎的马忠食府吃了酿皮、烤羊肉等,味道真是不错的,推荐一下,可惜的是酸奶没吃到。另外在一家忘了名字的清真菜餐厅,装修得像茶餐厅一样,吃的黄羔羊肉和南瓜饼让我印象深刻,南瓜饼当然不是青海的特色小吃,但是那吃的南瓜饼却是我吃得最香甜的一次。还有就是客户带我去一家吃了据说是西宁比较地道的清真馆吃手抓,店不大,里面的布置也很简单,但是客人不少。上来的一盘手抓羊肉,很嫩很软,一点也没有吃出羊肉膻味,蘸上特制的酱油,吃得满嘴都是香,食指大动连杀三块,吃得直摸肚子。总的来说,甘青宁三地的食物都差不多的,区别是地点的不同,不过这也只是我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所得出的结论,有研究者不妨告知一二,好让我下一次再去的时候能专门搜刮来尝尝,哈哈。
最后,关于西宁,基本市区就转了一下几条食街,其他的清真寺等并没去,据MOUSE说去的东关清真大寺规模倒是挺宏大的,但是这不给看那不给拍,弄得他意兴阑珊的。西宁跟银川差不多,都算是一个比较小的省会城市,但是正在西部大开发中浪潮中飞快发展,城市干净,好多现代化的建筑,估计渐渐会发展成为一个失去很多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的城市,那是谁的期望呢?希望我下次来的时候,再好好转一下这个城市,再好好感受下青海湖,还有格尔木、可可西里、玉树,据说那是青海另一半的精华。
下一站,新疆,香梨之城——库尔勒和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