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狂奔24小时
7日下午6点,火车到达西安站,晚点1小时。
6点20分入住南大街城市酒店,地理位置绝佳。
步行至鼓楼,穿过回民街到大清真寺,6点30分。居然是一唐风建筑群落,不过从很多细致的地方体现出异教的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念,体现着唐时的大气。
7点10分,打的至小雁塔。售票已结束,给了看门人10元,正大光明走了进去。可以说,小雁塔是我此行的第一个惊喜。关中八景之首是小雁塔的晨钟,与我不期而遇的是小雁塔的暮色,一种令人屏息的肃穆与美丽。后来也去了大雁塔,那里已经是世俗之境了。而在小雁,不论是在院落中穿梭,还是在乐人经幢处流连,我感到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再次感谢MARTIN同志的推荐。
由小雁出,回到回民街,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找到贾三灌汤包子,点了肉三鲜和鸡蛋汤。一客的量也偏大,味道是不错,可是终于还是剩下几个,可惜。
9点半回到酒店,步行10分钟到了临街的网吧。居然还有沙发位的,居然还有打魔兽。结果在30分钟的魔兽更新与10分钟的新手上路过程中,害钱钱死了3次。幸好今天看她BLOG说后来爆了绿装,不然偶罪过可就大了。
11点回到酒店拿订好的回程机票。10号回上海的机票最低也要8折,后来灵机一动问了下到杭州的,结果发现有3折的票,这下要取道杭州回到上海了。
12点梳洗完毕,叫了早上5点的MORNING CALL,反反复复换台,没见什么好节目,睡了。
8日清晨5点,准时接起MORNING CALL,挂完电话给自己手机上了个7点的闹铃,继续睡了。
7点听到闹铃响,磨蹭了15分钟起床,7点30分跑到餐厅吃早饭。
坐公交到火车站,顺利找到306,8点30准时发车。
9点40到达兵马俑,战战兢兢掏出钱钱的学生证试图蹭掉45元钱,结果人家就瞄了眼学生证的皮就给了张半价的票。。。。。。按部就班地参观三坑一厅。原本以为看过那么多的文字图片纪录片,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麻木,结果一进一号坑还是被马上震撼了。记得有一期的《国家地理》讨论过现阶段关于帝王陵墓的开发,持暂时不要开发观点的专家认为目前的科技水平仍有欠缺。兵马俑至今共出土6000余尊人俑,考虑到保护回埋了千余。看到遭到严重破坏的三号坑时,我就想,假如不能好好安置,不如还是让他们仍安息在地下吧。在展示厅,看到被誉为青铜国宝的铜马车。为当时的工艺与技术惊叹,想到历史上,无数先进工艺失传,心情很复杂。正巧赶上宝鸡博物馆在展示厅举办近年出土青铜器精品展,于是巧遇03年杨家村出土的那27件全铭文西周青铜器。
11点40离开兵马俑坐306回到火车站,打的到陕西省博物馆,已经是下午1点过了。想当年上古文物鉴赏的时候,几乎每周都要到上博报到, 虽说那里的青铜馆馆藏在全国也算排得上号了,但是还是赶不上陕西,毕竟这里是青铜器的故乡。陕博是一个需要细看的地方,精品太多了,国宝级的文物就有上千件。除了青铜器馆,特别要提到的还有陶瓷馆。从河姆渡到晚清,之间到三彩的时候形成一个高潮。所有的人和物都被塑造得神采飞扬,不似凡物。唐之后的造型渐渐失去魂灵,或许是因为这片土地由都城沦为重镇,或许是因为整个中华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开始失却那份灵动,那份大气。。。。。。
3点20分,步行来到大雁塔广场。一时没有办法把这里与心目中玄奘的大雁塔相联系。整个广场两边林立着仿古楼阁,中间是大型的音乐喷泉。或者大隐隐于市,我安慰自己,还是买了25元的门票进了大慈恩寺。结果,还是失望。这里并非没有古迹珍品,只是,一个在佛学界如此有着特殊地位的寺庙,这样得与商业相结合,我认为是有失欠缺的。匆匆逛了一圈,匆匆离去。
4点20分,打的到西安碑林。发现着一个个熟悉而令人尊敬的名字,找到自小临摹的玄秘塔碑。进到第五间的时候,发现大量康熙的碑文。最喜欢的一块是宁静致远。
5点15分离开碑林的时候开始下起雨来,于是走到相邻的仿古一条街上吃了碗刀哨子面。吃完,雨停了。
5点45分,从文昌门登城墙。6月1日城墙的票刚涨价,40元一张,我又靠着钱钱的学生证赖掉一半。天阴阴的,拍不出想要的效果。索性收起相机,漫步走在这已屹立千年的城墙之上,好像,走过的,是沉甸甸的历史。MARTIN同志说,即使,你只来得及看一个城墙,也值得来回的路费了。
7点40分,从南门步行5分钟就到了昨天来过的这个网吧。忽然,有了想写的欲望。
明天,去华山。

(小雁塔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