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贡盖提的草原石人及赛马
一、
从哈纳斯下山时,平坦的盘山柏油路很容易丢失眼前稍纵即逝的风景。
在只顾了看白云、蓝天、牛羊和毡房时,忽然被已经掠过的那片开阔的草原召唤着回转了车头。
旁边齐膝深的牧草间站着十几个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姑娘帽上的白翎在绿草中很显眼,小伙黑白相间的衣服也很显眼,他们都牵了马,站在草地上不知在干什么。
下了路基,朝那些姑娘和小伙走去。他们迎上,就问我们骑不骑马。
骑马是我在草原上最酷爱的活动。我就问那个稍大点的小伙哪匹马跑的最快?他们给我牵来一匹枣红色的马,高大的个头,马头高昂,尾部浑圆,四蹄直立,有点孤傲,冷骏。
那小伙问我会不会骑,我说, 在新疆长大的男人,哪有不会骑马的?
脚钻进蹬里,手扶了马鞍,一个侧身,跨上马身,抖开了缰绳,双脚夹了马肚,身体前倾,扬鞭,那马就知性地朝前奔去。
这片草原处于阿尔泰山的浅山地带,海拔不足千米,比起哈纳斯的茂密,更显得开阔和平坦,几座不高的山冈被绿色的牧草覆盖着,像溜圆的马臀。
几个哈萨克姑娘和小伙就站在原地看我骑马,而且开始打口哨。
手握马鞭骑在骏马好威风,在舒缓的草原上奔跑更是一件惬事。
大约跑了200多米,面前有条小河,河边有座相对高度只有几米的山冈,山冈上立着、躺着十多个突厥石人。
一看突厥石人,我就来了精神。
在天山、阿尔泰山间的突厥石人大多是单个的,而且还得刻意去寻找,在这里,这些大胡子的、大辫子的突厥石人居然集中了这么多,真的令我喜出望外。
我喜欢石人,喜欢他们的安详。
于是,我勒住马,开始挨个地观看这些突厥石人:
高的,2米多,矮的,只有几十厘米,或站或蹲,或睁眼或张嘴。
他们用青色砂岩、褐色或灰色花岗岩阴阳雕刻,一般是上身有雕刻而下身没有,男性落腮八字须,长脸高鼻、浓眉大眼;女性脸方直鼻、小嘴微笑;有的上手持杯于胸,有的下手抚剑柄......
数了一下,共有14尊突厥石人立在这片小小的山冈的深草丛中,相互距离有几米,高矮不一,胖瘦不一,形态笨拙粗朴,很是可爱。
然后我就纳闷:阿尔泰山间的突厥石人未曾见有报道这么集中的,而且刻法、年代不同。我开始怀疑他们的真实性。
正在怀疑中,一个哈萨克小伙策马朝我奔来,还高喊着,不要骑马到石人跟前。
我退出草丛,掉转马头,下了山冈,骑在马上问他这些石人的来历。小伙子的回答证实了我的怀疑:这些突厥石人是从散布在阿尔泰山各处被集中搜集来的。这里是正在开发的阿贡盖提草原游牧文化园。
那小伙就离开我,策马住另一个小伙去了。
我下了马,牵着,继续观察这14个突厥石人。
二、
然后,我便返回那几个哈萨克姑娘和小伙跟前。那个牵马给我的小伙见我的骑术还好,就邀请我和他比赛。我指着旁边一个姑娘,说想和她比。
那姑娘一听,扭转头去:我不和你比,你也比不过我。
其实我是想和她来一场姑娘追,找寻一下文字里描述的过瘾,但继而又想,她的骑术绝对比我高,演示的结果可能是小伙追姑娘;而且,我十分害怕她的马鞭子。那鞭子是用羊皮编织的,抽到人身上,有点像南霸天的水鞭。
于是我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我肯定比不过你。
这么一说,那个小伙就骑开架势准备和我比。
比就比,我还没和哈萨克人比赛过。
我们的折返点是前方那个约500米的山冈,山冈上有个白色的毡房。
几个小伙的口哨就响起来,我和他就扬鞭策奔起来。
马的精神也许是有了伴侣在。估计那个小伙的马是公马,而我这匹是母马,我的马一直和他的马有2米远的距离。其实在折返点时,我差点就追上他了,但却被脚间的一丛刺草绊了,错过了超过他的机会。然后,我就一直落在他后面,直到回到起点。
侧身下马时,那帮大小哈萨克姑娘和小伙就朝我喊“佳克斯”(哈萨克语,“好的”意思)。我摇着头,脚在草地上乱走着,“NO佳克斯,你们佳克斯。”随后,一群人就哈哈大笑起来。
三、
说话当间,一个汉族模样的小伙朝我走来。我就迎上问起这里的一切。
阿贡盖提草原游牧文化园在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的春秋牧场上,由乡政府投资,他是这里的负责人,今年夏天才开始建设,目的是给来哈纳斯的游客展示阿勒泰草原上的石人文化、文物和哈萨克饮食、民俗。
“阿贡盖提”是蒙古语,词义为“阳光普照的地方”。
说着,他就邀请我们去毡房里喝酒。看看时间不早了,我们谢了他的好意。
从心底讲,在乌鲁木齐的南山、伊犁的那拉提、赛里木湖骑马都没这里过瘾,因为,我喜欢的是那扎在深深牧草里默默无语的14尊草原石人。(2003-09-08 布尔津县哈纳斯湖畔)
图:阿贡盖提的突厥石人
(更多的突厥石人图片和阿勒泰的游记在博客里:http://blog.sina.com.cn/u/1431326233#sort_10)

(阿贡盖提的突厥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