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成为构筑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省长王金山明确提出:要在2007年“高标准构筑合肥滨湖城市框架,规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
构建省会经济圈的重点是实现城际资源共享和产业分工协作。合肥将做到“四个率先”:率先落实合作机制,率先优化发展环境,率先建设基础设施,率先推进产业对接。六安市提出实施东向发展,融入合肥,对接长三角经济区,建设加工制造配套、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农特产品生产供应、能源输出、人力资源输出、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等6大基地;巢湖提出在工业产业、城市建设、科教和人才、基础设施、旅游、生态环境、体制、工作机制等8个方面与省会经济圈进行对接。
据介绍,合六巢三市还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党政领导定期会晤机制,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的全方位合作机制。他们还将请省相关部门牵头,制定省会经济圈的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产业、基础设施、市场、科教的一体化,三市将分别找准融合点,在合作中实现共赢。目前,三市规划、城建、旅游、商务等部门已迈出实质性的合作步伐。合肥、巢湖两市还就滨湖新区建设等进行了探讨。
目前由省发改委牵头,正在紧张编制“省会经济圈”规划的纲领性文件。
构建“省会经济圈”,为合肥、巢湖、六安等市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五年之后合肥将成为全国最具有活力的科教区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之一,同时确立合肥在国家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经济总量将占到全省的20%以上。 在建设“省会经济圈”的同时, 安徽正在勾勒另一幅画卷: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建设以优质材料、汽车及先进制造业、电子材料为主导的沿江工业密集带,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的经济总量要达到全省的38%。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进下,马鞍山的钢铁,铜陵的有色金属,芜湖的奇瑞轿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和新型建材,安庆的石化,池州的旅游和建材已逐步打造成产业旗舰。皖江城市群已经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据点”,独具特色的城市群正在迅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