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口店遗址探访——搭车救急记
2004年夏,去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因为是体验式自助旅游,去的时候是在北京天坛附近坐的公交车,晌午时到达。
进了遗址后,发现炎热空旷的场地上,除了我们一行2个成年人+3个12~13岁的少男少女,就只看到远处有2个男性中国游客、3个男女老外游客。真是感慨万分!感慨自己咋那么“阳春白雪”,咋那么“有文化素养”!
按图索骥,一路走一路看,看树木、看群山、看天空、看遗址内的建筑。周围是那样的安静,除了树随风动的沙沙声,剩下的就是我们大小5人的谈笑声,好似走在自家的后花园。
极至到了视听馆前,才欣喜地发现——还有一拨中国人!20个左右吧,真是另类啊!——个个穿着长袖衬衫,或格子的、或条子的,布料厚厚的。竟然还不论男女,个个一顶草帽,或戴在头上,或背在颈上,神情却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大方。真叫人诧异啊!
赶紧趋步上前,一问,原来是地质大学的学生,顶着大太阳,跟着老师实地考察来了!
回过神来,赶紧对身边的3个孩子来了个现场教育……看,大姐姐、大哥哥多有上进心啊,这么热的天,穿着厚厚的长袖衬衫、戴着一顶大草帽,你们要……@#¥%……说的自己情绪亢奋,说的小儿眼睛放光。
感慨完了,就立马乐颠颠地跟在大学生们的身后也去山洞里转转。看他们,这儿用手轻轻摸一摸,哪儿用小工具轻轻敲一敲。我们,尤其是3个小孩也学着样摸摸洞壁上的泥土,脑海中梦想着要是发现一块头盖骨多好啊,哪怕是小小的、小小的一个碎片也好啊!
不知不觉中,从一个山洞转到了另一个山洞。从一间展室进入了又一间展室,忙得不亦乐乎。
在展馆里,我们看了猿人的电子模拟生活场景,直佩服它们的聪明才智,感情当年它们选择生活的是一块肥沃的风水宝地啊!——靠山、面水、草木茂盛、野果充裕、小动物繁多,真是居有所洞,食有所物,蓝天,白云、碧水,一样不缺。倘若有大野兽出没,则,或群起攻之歼之,或躲进洞穴深藏不露——真是太有才了!
又看了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的录像,油然而生起对上世纪初中国考古先辈们的崇敬之情。那是一个多么贫穷、多么落后、多么动荡的年代啊!却硬是有那么一批富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考古知识分子们,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像一批地道的老农似的,经年累月,拿着铁镐和铲子,在荒郊野林开始了一场和时间赛跑、和洋人赛跑的考古比赛。
倘若没有这批爱国知识分子,这样的一个重大考古成就,在中国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恐怕早就旁落他国之手了!
尤为感人的是,在国宝发掘出土后,我们的考古奠基人只顾抱着文物叫摄影师给文物照相,竟全然忘却了自己的脸面,以至于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照片上,仅仅是一双大手抱着的文物,不详细了解那段考古历史的则根本无从知道那是谁的手?!忘我到如此境界,直叫人肃然起敬!
看着身边的3个孩子神情庄重的样子,我欣慰:爱国主义教育又一次沁入了他们的心田,真是不虚此行寓教于游啊!须知,这可是展馆阿姨单单为我们大小5人放映的噢,VIP级的。
到了和猿人塑像合影的时候,尽管大太阳作威作福,辐射的人头脑发昏、头发发烫——此刻,真羡慕那些戴了大草帽的大学生,咋那么有远见呢!但却一个个比来时自信多了,因为人人蓦然发现:原来自己长得是那么的美,万分感慨自己进化的真是好,天宫造物啊!晚那么多年才出生真是有福了!
一晃,下午两点了,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了,赶紧找饭吃吧。找来找去,只有进口处的小卖部有方便面和火腿肠出售。就这样了。
小卖部的阿姨热情地拿来两瓶热水,一顿简易的午餐就这样热情洋溢地完成了。
搞笑的是,本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顿简餐,在3个小孩眼里却成了一顿愉悦无比的大餐——因为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不用多费口舌就吃到了平时大人老也不肯给他们吃的方便面!那得意啊,笑的是灿烂如樱花,一团一团的。
吃罢午餐,一看,下午2:40了。晕!按照行程安排,接下来还要去卢沟桥,是为今天的7月7日特意安排的,晚上还要坐7:15左右的火车呢。
赶紧谢过小卖部的阿姨,急急地出了遗址来到公交车站。时间一分一分地流淌着,却始终看不到公交车的影子,能看到的、也只是偶尔能看到的是运煤的卡车,还不是我们要去的方向。
匆匆来到一家烟杂店,一问,答曰:“下午这时没车”,追问:“站牌上不是写着班车的时间吗?”又答曰:“不管用,早在前面掉头了,不进来了”。晕!晕!
没辙了,这可是在郊外啊,是当年北京猿人待的地方啊,大路上人车那个稀少啊,又是7月流火的炎热夏天的午后,那怕躲在大树下脸儿也像个红番茄。
鼓起勇气,学着电影里的样子,站在马路上拦车,活了这个岁数,还没干过这事呢!
等啊等,来了一辆煤车——方向不同。盼啊盼,来了一辆小中巴。恐是间隔时间长的缘故,车内挤挤的。一问,不去我们的目的地,但可以离开遗址几站路,中途再转车。赶紧上,2大3小。可也就开了二三十米吧,车冒烟了,司机说车不行了,天太热。晕!晕!晕!于是下车,继续拦车。
为便于拦到车,只一个大人去拦,其余的1大3小站在50米开外等着。我的天啊,都已经3:30了,心理那个急啊,又是大热天,表面却还要故作镇静。
可能是炎炎夏日的关系吧,又是午后,又是郊外,交通本就不方便。等啊等,终于,远远的有一辆小货车开过来了。赶紧竖起大拇指,上下晃动着,心理嘀咕着“不知肯停下来不”。还好,车,竟然停了!那个高兴啊,赶紧急急忙忙地上前解释:“……7:15的火车……还要去卢沟桥……等了很久……一直没车……还有3个小孩……”。与此同时,1大3小已经火速跑步到跟前。
司机是个男青年,边上坐着的是个女青年。两人先是听着,不语,后对看了一眼,像是一对情侣。稍后,男青年说:“我们不去卢沟桥。但可以把你们带到房县汽车站,到那里有去卢沟桥的车。上来吧!”
哇塞!人生中的首次拦车居然成功了耶!天下好人还真多哎!
一边说着谢谢,一边赶紧挨个上车。因为是小型客货两用车,最后一排长条凳还在,中间拆了,有几块板儿被随意地丢在车厢地板上。赶紧自己动手摆放好,坐上去,小货车一下子被5个人挤得满满当当的。就这样,突突突,突突突,一路颠簸着,一路感谢着,我们来到了房县汽车站。
下车时,试探性地、吞吞吐吐地说要给车钱,毕竟5个人了,而且是救急,但又怕话说得太白太重,辜负了人家一对男女做好事的心意。果不其然,人一口说“不用不用”,弄得自己好没境界耶!
还好,在车上时,已经考虑到可能出现这种局面,已作好了应对的打算。于是,赶紧笑脸满面地说:“真是太感谢了,正叫我们不知如何是好,这样吧,我送一枚司徽给你们,祝你们俩一生平安!”
各位朋友,送出的那枚司徽可不是一般的司徽噢,是18K包金的“平安”字母标识的司徽,平时都不用的,只在重大场合才用的哦!只是当时送的时候并没有说白说穿,送给他们纯粹是为了祝福他俩——好人嘛,就应该一生平安的嘛!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探访旅程,感受到了中国考古先驱们博大的胸怀和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了现代大学生的勤业和敬业精神,感受到了陌生人的真诚和善良。
时至今日,小孩已长大了几岁,但每每提起那年夏天的北京游,都说:“北京的周口店是记得最清楚的……人很少……外国人……大学生……长袖衬衫……草帽……山洞……头盖骨……考古……录像……照片……大手……方便面……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