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吴哥5天自由行
一直梦寐以求的吴哥之旅,终于在2月成行了.
D1 机场-柳叶酒店-景区售票处-巴肯山-日落-酒吧街-RED PIANO晚餐-BLUE PUNKI冷饮
D2 上午:酒店-吴哥寺日出-吴哥通王城-(通王城内 南门-巴戎寺-巴方寺-王宫-空中宫殿-癞王台-斗象台)-酒吧街午餐-酒店
下午:酒店-胜利门-周萨神庙-托玛侬神庙-茶胶寺-塔布笼寺-皇家浴池-酒吧街晚餐
D3 上午:酒店-豆寇寺-斑黛喀德寺-比粒寺-东梅奔寺-塔逊寺-涅盘宫-圣剑寺-酒吧街午餐(Bule Punki 二楼就餐)
下午:酒吧街-吴哥寺
D4 酒店-班提色玛寺-女王宫-崩密列-罗洛士群(罗莱寺-神牛寺-巴公寺)-
D5 酒店泳池游泳-Old market-酒吧街午餐-机场
D1 广州-暹粒 CZ3053 当地时间 14:45到达暹粒机场,感觉居然有点像到了亚龙湾的度假酒店.指示牌上还有中文,很是惊喜. 航班途中,空姐派发了出入境登记卡, 在飞机上填写好了,进入机场入境大堂后,就是排队等候办理手续. 大堂很小,但环境装修满精致,队伍不长,就三五人,目睹前面几位旅客很快就通过了,也没有传说中的索贿1美金的情况。很快就到我了, 我把护照和登记卡交给工作人员.她低着头,耐心地把护照前后翻来几遍,嘴里开始发出声音,我努力听着没听懂,就没理会,她继续murmur,同一个音重复了几次,似乎是“向前”,我以为要向前看摄像头照相,就把头扭向柜台另外一端,却没找着摄像头。回头看工作人员,脸色开始发黑,声调开始上扬,虽然我依然听不懂,却明显感觉到她的不满和怒气。只见她怨恨地填着我的入境登记卡,砰砰地几下在护照上盖印,从她手中接过护照和出境卡后,就算合法入境了。 往前几步就是机场行李流水线旁,取回自己的箱子。大步往前走,经过检查通道,通道只有一个检查工作台,对于没有正申报的行李,以抽查形式检查. 我停下脚步,工作人员反而示意我可以通过。 到了出口,我们打算找的士前往酒店,突然有人拿着打印着我英文名字的A4纸问我,才知道这是我之前在网上向他询价的TUKTUK车司机,由于是出门前一天才联系的司机,时间太紧,价钱没有谈好。他腼腆地说先用他的TUKTUK载我们到市区,到了市区以后再谈价格。心想这司机太会做生意了,待会儿如果价格不算太狠,也就算了,一是免得再花时间找,在街上在找司机,运气不好的话也许更差;二是通过e-mail沟通,看来他英文不错,大家沟通也方便一点。来到TUKTUK车旁,有点小惊喜: 车子很新,乘客坐的软座垫是用簇新的白底金线大象图案的织布覆盖,看上去非常干净而又富民族特色。艳阳高照,虽然是二月中旬,即使我们有备而来,只穿一件袖子是镂空花的薄衣,在机场外站了一会儿已酷热难忍。但当车子开起来后,微风迎面吹来,感觉却是非常的舒服。离开机场前往市区,路是平坦的水泥路,路边就是红色的泥土,窄窄的泥路后不远一段接一段的铁丝网将大片荒地(看不到任何庄稼或建筑)与公路隔开。路上的车不多,没有出现尘土飞扬的情况,坐在TUKTUK车上,呼吸着吴哥的清新的空气,很是惬意,(心理暗笑:之前准备的墨镜帽子纱巾等全副武装,也太夸张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啊)车子来到第一个丁字路口,有一个小型的女神石雕像,四周有小花圃围着。绕着女神往左拐,进入另一条一条笔直的路,这里路上车子多了起来,两旁的建筑也多了起来。多是3到5层的中型酒店,应该是新开业的吧。多是白色的外墙,红色的屋顶,金色的窗门边框。一座漂亮的酒店,一片凹凸不平的红泥地,又一座酒店,又一片荒芜的泥地。 在路的两旁,它们就这样子交替地出现,没完没了。当车子慢下来后,发现不知何时开始每两座酒店中间的泥地越来越小的,路两旁开始出现感觉有点脏脏的小摊,喇叭声不绝于耳。车子再往右拐了一个弯,只见前方有道路施工, 滚滚沙尘,扑面而来,我们迅速地抽出纱巾帽子,化身成为伊斯兰少女。TUKTUK歪歪斜斜地使劲地碾过翘起的水泥块,我们狼狈地一手扯着扶手,一手捏着纱巾,脚拦着行李箱,生怕被抛到车外。熬过几条窄窄的街道,终于来到柳叶酒店。 与司机约好16:30前往景区买票,然后就进入酒店CHECK IN了。服务生非常热情,第一次真正感觉到“宾至如归”。运气不算太好,没有分到面对游泳池的房间,而是面对停车场的二楼房间。不过看看酒店的大堂和房间,也已经很对得起278元了。感觉这里是三星级的房间 四星级的大堂和五星级的游泳池.
放下行李,轻装上阵,我们搭TUKTUK来到景区售票处。当天的门票还没有开始售卖,各肤色的游客几经在窗口前排成几队了。隔了两条队伍,看到一群同胞叔叔从一辆越野车走下来,每人手中的相机都镶着长长的白灰外壳的红圈镜头,羡慕ING。。。。。。(我四十岁的时候,也要这样出游,哈哈)我们备好60块美元和各自1寸的照片等待门票开售。买票时发现原来现在已不能使用自备的照片,只能在现场照,然后直接打印在门票上,看着打印的照片,估计摄像头像素不过20万。也好,自己难看的样子这样模糊化,也看着舒服一点。继续坐上TUKTUK车前往巴肯山。 在一个上山小土路口的一块小平地,TUKTUK停下了,说游玩完毕后,到马路对面大树底下找他,他会一直在那儿。在通往上山小道的右手边,有一个大树,在树身离地两米多有一个木平台,有一把木梯子与地面连接,两位金发美女正在台上站着。这里应该就是“泊象”的地方吧,我想。正想为“泊象”台拍照时,无意识的回头一看,两头大象正慢悠悠地向我走来,距离不到5米,我吓得马上往后撤,我姐居然镇定地迎着象鼻子一站,拍了大象的正面,还用闪光灯!我从未试过如此接近大象,惊恐之余,又不免有一点兴奋。金发美女骑着大象出发了,我们也开始上山了。这里两条小道上山,“象左人右”。游客不少,走在小道上,有一点点像在白云山上。当然,这里路近多了,不一会儿就到了山顶。映入眼帘的,不是古朴的巴肯寺,而是在一层层阶梯上坐满的游客,与在越秀山等待球赛开场的样子无异。想起我们说要早点过来,找个好位置细细欣赏巴肯山日落,不免觉得可笑。终于来到巴肯寺脚下,阶梯极窄极高,而且边缘已经被磨得非常圆滑,阶梯就更显狭窄了,把相机放好在背包,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爬上巴肯寺。平日的无神论者,现在怀着虔诚的心,愿神灵保佑,不要摔下来。待登上古寺的中心,也就是巴肯山的最高处,才强烈地感受到我们正在慢慢地靠近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