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东坡文化于城市建设 测评组盛赞眉山
继6日对我市的社区、政务中心等场所及光彩工程进行检查测评后,昨(7)日上午,由省公安厅副厅长张忠素率队的省文明城市考核测评组又对我市的市容市貌进行了检查测评。参加检查的还有省文明城市考核测评组成员杨军、张来新、赵俊伟、文涛、王丽娜、谭代荣。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成仕陪同检查。
测评组一行从岷江东湖饭店出发,沿眉州大道、106线、红星路、三苏大道对眉山的城市建设进行了参观考察。道路两边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优美的城市绿化带、充满诗书气息的城市景观雕塑、用东坡诗词点缀的灯箱等都给测评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测评组首先来到位于城北的通惠河改造工程现场。经过改造的通惠河现在已美景初现,鲜花、绿树、汉白玉的东坡雕塑把河的两岸衬托得优美而富有文化气息,成为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讲解员的解说下,测评组对通惠河改造工程的目的意义及下一步即将着手打造的水景观、文化景观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测评组对通惠河的改造大加赞赏,对将东坡文化融于城市建设的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测评组一致认为通惠河改造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是眉山市委、市政府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的一件大好事。
随后,测评组一行又来到三苏祠。测评组一行被三苏祠的古朴清幽、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苏家父子的生平事迹、东坡先生的为人、为官、为文所深深的吸引。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把一个生动的苏东坡呈现在了测评组面前,给测评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测评组表示,东坡先生是眉山的名人,东坡文化是眉山的宝贵财富,在眉山,东坡文化的气息随处可见,成为了眉山的一大特色,很好。
“创先”不忘背街里巷
涂志佳
日前,省考核测评组莅临我市,就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进行考核测评。在迎接考核的日子里,眉山整个城市焕然一新的面貌让整个考核组印象深刻,直言东坡故里果然名不虚传。
此次“创先”工作,成绩可喜,但我们仍然需要反问一下,是不是现在就是最好的?有没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认真审视之后,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一些临街门面、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的环境上,我们就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众所周知,旅游景点、通衢大道、宾馆商场,是一个城市的脸面,自然需要整洁、靓丽。但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虽地处偏僻,平时不大引人注意,却依旧也是一个城市的组成部分,是广大市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创先”遗忘,以至形成大街小巷的强烈反差,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带的不和谐,不仅有损城市的整体形象,也难以让广大市民对“创先”认同和支持。
当然,我们看到一些背街小巷的形成是历史的原因,由于当时条件制约,布局不尽合理,在建筑上,许多楼层低矮简陋、街道狭窄。现在要跟上整个城市的发展步伐,与新建街道交相辉映,难度较大,困难较多。但困难不是理由,在“创先”中,它们需要被关注。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另外市民也应该爱护自己的家园,积极地配合整治行动,为整个“创先”工作尽责尽力。
压力面前也是动力。令人欣喜的是,自“创先”工作开展以后,一场大规模的环境整治战在城市打响,其中就有对这些背街里巷的整治,除旧布新,整治脏乱,变丑为美,昔日少人关注的角落有望变得文明整洁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