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衡山独行记之二—长沙小记
D9(9.11)前往长沙,游岳麓书院、爱晚亭,晚上春秋航空21:30的9C8814次航班返回上海。
计划从长沙坐飞机返回,所以决定去长沙看看岳麓书院和爱晚亭。有意思的是竟然买到了传说中春秋航空的¥99机票,为公家省了点钱。
大饼的女友小林正好这几天回长沙探亲,说带我去吃蛇,上海自从非典以后就再也没蛇吃了,嘴馋啊。
上午办完最后一点公事。在火车站边上的小饭店吃了不干不净的客饭,赶1点半的长途车前往长沙,车票¥70。
车子摇摇晃晃开了2个多小时,将近4点才到达长沙汽车南站,赶紧打车去岳麓书院,路上接到小林的电话,说她已经去爬山了,让我参观完岳麓书院联系她。
买了门票,¥30,在门口遇到其他几个游客,拼在一起找来了免费导游讲解,开始参观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湘江畔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余三大书院为: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泰始四年(268年)麓山寺创立。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马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958年)智睿、智璇二僧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自明宣德始,经地方官员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自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
“青山有幸埋忠骨”。辛亥革命后,不少仁人志士的遗骸长眠于此,这也是岳麓山的一大奇观。其中最著名的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黄兴、蔡锷、蒋翊武、刘道一、陈天华,辛亥光复湖南的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同盟会重要成员姚宏业、禹之漠,著名学者杨树达及大批阵亡将士的公墓,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已与岳麓青山溶为一体,是岳麓山文化浩气长存的一个篇章,是碧血丹枫美景中最具有忧国忧民的感情色彩的一页。
明代岳麓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宗。清代岳麓书院主要传授儒学和汉学,道光年间,吴荣光于书院内创立湘水校经堂,使其成为汉学研究的重镇。清末,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书院也开始了新学的传播,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要求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创办,后相继改名求实书院、湖南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拟办湖南大学,期间先后迁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至1926年湖南大学正式成立。
学校虽几经变革,多次易名,但始终为湖南最高学府,原书院院舍始终保持未变。今日的湖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修复后的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学府正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是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由著名的书法家李邕(yōng)撰文并书写的;江夏黄仙鹤勒石刻篆,因为文、书、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三绝”之称。碑高4米,宽1.35米,碑文共1400余字,此碑以其书法著名于世,最为艺林所看重,传拓碑文曾风靡一时,笔法刚劲有力,是最为著名的唐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岳麓书院园林建筑,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它既不同于官府园林的隆重华丽的表现,也不同于私家园林喧闹花俏的追求,而是反映出一种士文化的精神,具有典雅朴实的风格。
在书院游览的时候,接到小林电话,说在爱晚亭等我,于是从书院后门买了¥15的上山门票,前往爱晚亭。在那里和小林会合后,我先去参观一下著名的爱晚亭。
爱晚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改名爱晚亭。又经过同治、光绪、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爱晚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爱晚亭曾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该亭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52年重建,1987年大修。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圆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额,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主席所书手迹而制。亭内立碑,上刻毛泽东主席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笔走龙蛇,雄浑自如,更使古亭流光溢彩。该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有平纵横十余丈,紫翠青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枫林,深秋时红叶满山。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
我游览爱晚亭的时候,游人如织,还有老头老太在亭子里打牌,大大影响了古亭幽静闲恬的意境,再加上时节不对,丝毫感觉不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可惜了。
游完爱晚亭大约6点,和小林一起下山,可始终打不到出租车,她说这个时候正是出租车司机交班的时候,最难打车,无奈只能坐公交车到河东。可还是打不到车。由于我是晚上9点半的飞机,来不及去吃蛇了,只能在车站旁边的大碗厨吃了晚饭。最终还是没有吃到蛇,甚为可惜,下次再来,一定不能错过了。
吃完饭,怕我再打不到车,耽误飞机,小林让她的表哥开车送我去机场,在此对小林表哥表示感谢。
21:30,飞机起飞。
23:10,飞机降落上海虹桥机场,打车回到亲爱的家里。
费用:¥768
机票:¥99+¥200=¥299
住宿(裕鑫假日酒店):¥168
中饭(盒饭):¥8
长途车(衡阳-长沙):¥70
出租(长沙汽车南站-岳麓书院):¥39
岳麓书院门票:¥30
爱晚亭门票:¥15
公共汽车:¥2
晚饭:¥127
买路费:¥10
大碗厨酒楼: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头后街25号
电话:0731-4310788
旅游总费用:¥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