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明珠——红石峡and红碱淖(榆林游记1)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或许是家乡多水的缘故,一直对水有着说不清的喜爱和亲密。

又因为长期生活在山明水秀的江南,虽然这几年污染有所加重,但,总还能算是绿水青山。

来到陕北之后,一直生活在山的环抱中。老实说,所在的甘泉县的绿化还不错,与印象中遍地黄土苍莽的黄土高原截然不同。但是,水却很少见到。记得小学课本里好像有一句“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实际见到的延河水一点也不滚滚,就象一条水沟。而甘泉唯一的一条河流——洛水就更加不能和曹植的《洛神赋》联系起来,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千八百年前,洛神踏波而来的洛水上游会是这样的浑浊。似乎好像陕北的水都像黄河一样,一碗水半碗沙。但2006年国庆,榆林之旅颠覆了我的印象,在那里我感受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造化的神秘没测。

绿衣飘带-红石峡

红石峡景区距榆林城大约20分钟不到的车程。

景区外部,是刚刚出现成效的治理中的沙漠边缘。塞上的秋天来早,一半的白杨树叶已经被秋风吹黄了,远远的是废弃倒塌了的长城,总之,一派典型的大漠风光。但是,在景区大门,就听到了隆隆的水声,进入之后,在两岸红色岩石的夹映下,榆溪河就像是一巾翠绿的腰带蜿蜒而来。北峡中段,一股泉水突然涌出,溅玉飞珠着汇入榆溪河水中。水石相击下,水声轰隆,雾气蒸腾。河流上方,一道石桥凌空越过,又有谁能想到这其实是存在了600百多年的水利枢纽呢。

南北两峡上都刻有自明代而来的几十幅石刻。因为不远处就是屯兵重地镇北台,所以,石刻基本上都是历代戍边将领们的豪言壮语。豪气干云的石刻与翠绿秀气如江南的风景,在这片土地上长期一起共存。

夕阳西下,红色的岩石愈发显得鲜艳如霞,站在峡底光线有些暗淡的榆溪河边,看着两岸已经泛黄的杨柳,一股萧索人独立的感伤涌上心来。遥想几百年前填字在此的将领,在抒发山河修理,保家卫国的豪情时,是否也会有乡关何处的愁思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