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北京(三)1月16日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来北京两天了,但恰好是双休日,街上的车并不怎么多,地铁也不怎么拥挤。今天是星期一,早晨照例应该是一个城市最忙碌的时候,上班的,上学的,都在这时候出门了。

前一天晚上对着地图研究了很久,却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公交线路能从住地到德胜门。无奈,只得选择乘地铁到积水潭,再往回倒走。德胜门城楼下都是往昌平、延庆一带去的公交车,挺乱的,同一种线路的还分快车、空调车、支线车,让人眼花缭乱。功课不是白做的,围绕着城楼兜了一圈,果然在后头找到了应该乘的车。

车开上了八达岭高速,或许是要出城吧,一路上车并不多,可对面回来的车道已经是挤得动弹不得了。司机车开的挺快,1个小时不到就已经在长城脚下了。下了车,买了票,进了门。是来得太早了还是什么原因呢,在我映像中本应该人头攒动的长城却在此刻展露出了难得的幽静,不见几个游人。也好,此时整座长城都像是我的一样,让我独享,让我细细品味。虽然在梦中已经见过多次,可当长城真正横亘在我眼前时,我只有震撼和窒息。这条巨龙蜿蜒盘旋于山峦之间,山上突兀的怪石,石上零星的残雪,映衬着那灰色的城墙。似乎又来了那么点雾气,将长城包围起来。我拾级而上,这城墙是用一块块青砖垒成的,多少年了,修了倒,倒了再修,历经了多少沧桑的岁月,侵蚀了它的面容,改变了昔日的色彩。也许在每块砖里都有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都有一段又一段的历史,多少年了,它依然巍然屹立在这,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

下小雪了,打在脸上有点冰凉的,我一口气爬上了好汉坡。毛主席老人家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就好像给长城做了个最有力的广告,引得尼克松,撒切尔夫人都从大老远跑来看一看、走一走,这制高点也自然而然地命名为好汉坡了。商家一直是精明的,围绕着长城动足了赚钱的脑筋,拍照片、卖吃的、还有发登长城证书的呢,当年建造的时候,有谁会想到有这出呢。山风迎面吹来,拂乱了我的头发。我站定凝神远望,这条巨龙承载着历史,也承载着希望。

回到市区,才刚过12点。既然时间还早,那就再到天坛看看吧。人虽然有点累,可心情还是很放松的。同样是文化遗产,故宫永远是热热闹闹的,天坛却显得过于冷清了。论面积,天坛公园是故宫的四倍;论重要性,这里是皇帝祭天的场所,皇帝贵为天子,自然不言而喻。没有了喧闹的游人,却让我兴奋不少。公园里似乎更多的是当地的老人,他们是吃了午饭来散步的吧。在这午后的美好时光,天空缓缓飘落朵朵雪花,能和自己度过一辈子的爱人到这来溜溜儿,也自然是不错的。还是不去打扰他们了,让他们细细抚摩这柔软的时光。来得不巧,祈年殿在修,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了,好在圜丘和皇穹宇都是开着的。丹陛桥的神道还是很光溜的,圜丘的一些汉白玉栏板望柱却已经残缺了,皇穹宇的内墙也已不再平整光洁,显得斑驳陆离。就像是 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岁月在其表面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又像是一坛子黄酒,越陈越醇。

想看看北京的夜晚是怎么样的,在西单和后海之间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选择后者。一种说不出的原因驱使我去那里,或许是太繁华的商业街不适合我,也或许是传说中后海美丽的夜色吸引着我,总之,我去了。后海的酒吧很特别,有那么点人气,却没有上海衡山路的酒吧那么聚集;又有那么点小资,却没有丽江大研古城的酒吧那么浓重。这大概就是有后海特色的酒吧,太有老北京的情调了。找了一间,坐下,要了一杯Johnnie walker。透过窗户,看着来来往往各种神情的行人,冰了的湖面上有那么几个人在滑冰,岸边都是老北京四合院,胡同里还不时有三轮车骑过。

很喜欢Johnnie walker的那句广告词:Keep walking! 出了酒吧,抬头望天空,一轮明月正当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