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笃斯
“笃斯”是什么?相信没去过内蒙东北那边的人一定不知道,其实是一种小野果。第一次吃到它是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山里人家”吃饭时在司机师傅的推荐下喝的用它制成的饮料,属于果肉型的饮品。有点类似果粒橙饮料,当然它们的实质是完全不同的,“笃斯”是种蓝色的小果子,黄豆粒大小,大兴安岭山里到处都有,随处可摘下就吃,味道甜中带酸,有点象蓝莓。其实它的确切写法应该是“木都 柿”读音是dū shì ,不过前面的那个字实在是没在字典里找到,只好两个字合拼啦。
从那次吃过后,就上了心了。之后在海拉尔的农贸市场里到是看多了它的饮品,不贵,3.5元一瓶,就是感觉没做好,太甜的慌,不太符合我们大城市现在的饮食标准。在漠河时看到也有在菜场直接卖零装的,问价钱,说是一缸1块钱。“一缸”没听错吧?正疑惑着呢,马上揭晓答案,卖的人拿出个一次性塑料杯倒满了说“1块”。哦呦,原来这就是他所谓的“一缸”啊,吓了我们一大跳了呢。西西后来买了一斤,也就5块钱吧,但怎么运回上海却成了问题。聪明啊,装进了喝完的塑料饮料瓶,刚开始还拣拣挑挑的,东东和南南还帮着看怎么更快地把那么堆小东西送进饮料瓶那过小的口,反而速度却慢了,西西一把推过他们,还是自己来,也不挑选了,就那么塞啦。花了到也不少时间才解决完。不过后来证实这点时间也没白花,受挤压这东西极容易坏,变成蓝莓果酱啦,落下蓝紫的颜色,一不留神就会留下印记的。在漫长的火车上来那么几颗,的确是难得的调味品。东东还来了商业头脑,说上海这东西还没见着过呢,照上海人那“哪里热闹往哪里凑”的劲儿,准保热销。原产地便宜啊,就是制造成品时需要再好好弄弄口味,不能太甜了,应该也会有不错的销路。看他,没办法,商人一个,随处就展现出来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