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伦敦印象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记得某位名人说过:"当你厌倦了伦敦时,也就是你厌倦了人生。"所以我一直向往着伦敦之行。

直到今年暑假,我终于达成了这个心愿,前往伦敦学习和旅游。从二零零五年六月二日到六月三十日,我在伦敦居住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不厌倦伦敦,然而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准确的词语来形容我对这座城市复杂的感情,如果真要说,大抵只能形容为"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我喜欢热爱工作又懂得受生活的伦敦人。伦敦人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从七点到九点的地铁、火车、巴士里全都是人,不过伦敦的交通很方便,所以人们乐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自驾车。伦敦人工作中午从来不休息,午餐也很随便,一份三明治或一个热狗就搞定。可是他们准时五点下班,不喜欢加班,大小商店六点之前一律关闭,周六周日是铁定的休息日。他们有空喜欢到附近的公园遛狗散步,喜欢躺在草地上或卧在休闲长椅上享受日光浴,他们热爱阳光,从来不会在出太阳的时候撑起伞,但是照样晒不黑。

爱,还因为伦敦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所特有的多元文化。香港不能算是,香港只能称之为中西结合,到了伦敦之后你就会发现,国际大都市的真正定义是什么。伦敦不是白人的天下,而是一个世界性的移民城市。黑种人棕种人黄种人随处可见,没有人会因为你的黄皮肤而向你投来异样的目光,没有白人看到你不是白人而跟你讲慢速英语,用我们老师的解释是,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你和他们讲同样的语言-英语,天晓得你是移民还是留学生还是不太懂英语的游客,所以他们 习惯一视同仁。我喜欢在伦敦的国际语言学校里认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喜欢在TRAFALGAR SQUARE跟从各个地方远道而来的游客攀谈,有空去串串印度人在市场摆的小摊、巴基斯坦人开的小商店,他们都会主动跟你寒暄。我还记得在国家美术馆那个黑人表演者突然送来的一个飞吻 和赞美,让人受宠若惊。伦敦就是那么的有趣,只要你肯出去走动,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惊喜。

恨,是因为这里贵得惊人的物价。人们说伦敦是欧洲物价第二高的城市(第一据说是瑞士)。在香港的时候一直抱怨香港的物价高,在学校吃一个午餐就要二三十元港币,但是在伦敦,在一个小小的咖啡馆吃一份英式早餐的价格大概是3.5-4.5镑(四五十元港币)。坐一次巴士的价格是1-2镑(15-25港币),一张一周1到4区的旅游卡(巴士火车地铁通用)是30镑(大约港币四百元),还有更多的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在伦敦一个月下来,生活费比我预期的高很多很多。 一般留学生都会打工赚回部分生活费,像我这种短期学习而不能打工的处境就比较窘迫。

恨,还有一个私人原因,就是那些难吃又高热量的英国食物使Angie变成小猪安琪了_

爱也罢,恨也罢,伦敦始终是一个带给我无限留恋的城市。在那里我有着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真正远离家人,去到一个遥远的国度;第一次跟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相处;第一次跟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学生上课;以伦敦作为据点,第一次在国外开展自助旅行;第一次身处一个纯英语的环境,说了无数遍的Excuse me和Sorry;第一次格外思念国内的亲人朋友;第一次学会在异国如何独自生活……

说来觉得自己跟伦敦很有缘呢。在那里生活的一个月,正好是伦敦政府筹备申办奥运的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所有的电视报纸、大街小巷都是伦敦的申奥广告 "BACK THE BID, MAKE BRITAIN PROUD',当时的我就很为这座城市对奥运的积极热情所感动,在心里暗自为它打气。七月五日,我从伦敦经新加坡飞回香港,七月六日停留在新加坡国际机场的时候,我在候机室收看申奥直播,而举办申奥大会的地点正是新加坡。之后从新加坡飞回香港,不到一个小时,机长就通过广播告诉我们,伦敦赢了!机舱里许多人都为这座城市的胜利而鼓掌欢呼起来,当然--我是其中的一个。

可惜,这座城市,在我抵达家里的那天,突然就遭遇了一场恐怖袭击带来的灾难。大家都说,我回来得刚刚好。真希望它能够早日恢复和平,远离恐怖主义。伦敦, 祝福你。

原创作者:Angie Lee http://www.angielee.net (C)版权所有

相关的相册请看这里:http://www.angielee.net/photo/UK/london.htm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