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现实童话的现实——湘西凤凰(2)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我们到凤凰的头天正赶上了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屈原的,遥想当年,身缚巨石,投江而亡。人们吃粽子,把粽子米洒进江里,让鱼们吃了粽子就不要再啃噬屈原的遗体,表达人们对屈原的哀思。但是能用一个节日来纪念一个战国时期的人,还一个不小心就纪念了几千年之久,这在中国史上倒是绝无仅有的。关于端午节,我的同事问了两个问题,其一人们手里攥着的一把长长的茎叶是什么,看起来和粽子叶大相径庭;其二,屈原是不是投水投在了沱江。鉴于同事们的好学精神,我也报以认真的治学态度,回答,第一,那叫艾叶,是挂在门口用来驱赶虫子的,有了艾叶就像孙悟空在唐僧周围划的一个圈,没有虫子敢跨越雷池半步啦;第二,屈原是在汨罗江投水的,这和沱江八竿子也打不到啊。

除了吃以外,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要赛龙舟的,当然前提条件是要有水的地方。沱江也不例外,这里正在举办一个赛龙舟活动——我们赶上了好时节啊,多么隆重且盛大的一件事情!全县的人都集中到凤凰来了,甚至还有吉首市府机关的参赛队呢。那个热闹啊,据说河岸两边早就挤满了人,水泄不通,密密匝匝的里三层外三层等着看热闹呢。我们在客栈隐隐地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儿,稍作休整,跟老板娘打听了方向,就朝虹桥杀过去了,这时已经快11点。

凤凰共有四座桥,均衡跨沱江,分别新桥、跳岩、木桥和虹桥。跳岩就是平行的两组石墩,每块一尺见方被固定在水中,供来回两个方向的人行走。所谓跳岩,大概是因为石墩之间有段距离,江水从中穿流过,要一步一顿地跨着小步走,看起来就像在跳,所以就叫“跳岩”。但是,当地人似乎更喜欢紧挨着跳岩的木桥,这是将很多段整木捆扎后架在竖立在水中的桥墩而建的桥,它离江面的距离更高些,游人在走之前还是要鼓点勇气的,因为它的桥面宽度也就比一人肩稍稍长几分而已,而且两旁没有可扶之物。两人相向会桥,通常一人需侧身避让,如果遇上个老乡背着比身体都庞大几倍的货物,可得小心不要被挤下桥去呀。

在跳岩上拍照的人很多,这让我们前进的速度慢下来。江对岸的老妈妈们贩卖的银饰摊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让我们很是流连了一阵。想想整个凤凰都是这些,先看龙舟,回来再议不迟。

虹桥是凤凰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范畴属于风雨桥吧,就是有盖儿可以遮风挡雨的,它横跨沱江,看起来也颇有气势。或者更加形象一点呢,就是城门架到了江面上的感觉。虹桥是我们赶往看龙舟的必经之路,桥上已经黑鸦鸦的满是人了,费了老劲才穿过整座桥,也没顾得上好好看看桥长啥样,里面是商铺,人挤人人推人,前胸贴后背都是人。

桥上根本没有我们的立脚点,最佳的观看位早已占满了。阿牛个儿高,踮起脚能望见点,我就不行了,伸着脖子够了半天,跳啊跳,也没见到啥。阿牛提议找个河岸的客栈或饭馆或酒吧坐下,应该就能看到划龙舟,于是我们沿着河岸一路摸索过去。

凤凰是沿沱江两岸而建的一座小镇,因为沈从文的一篇《边城》而名声大噪,成为时尚人士按图访古的文化胜地。巷子里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依旧,但人显然已经隔世。不知道书中那偏远安详的小镇景象什么时候能够得以再现,恐怕这来往的人多得已经不容疾走的脚步停下驻足了吧。

寻阶而上,我们试探性地走访了几户人家,都回答因为观看龙舟赛的人太多,已经超过了政府允许接待的人数。延伸至岸边的通道上站满了人,我们四个人拉着手往里硬挤,很困难,我们在人群中被迫松开手,被人推搡前行,不断有些人出来,更多的人想进去。。。。。。这个时候。。。。。。“让开,让开!开水!开水!”一个不容商量的吼声从身后传来,人们下意识地纷纷往两旁靠,刚才还水泼不进,现在居然让出了一通路。(这证明人的收缩能力是很强的)我回头一看,一队人穿着统一的服装,各挑2个大铝桶,有些桶里是米饭,有些桶里是汤,哈哈,天助我们也,我意识到,给赛龙舟的队员送饭的人来了,好,我们的机会也来了,就跟着他们,让他们在前面开路。小周果然也是冰雪聪明,我们俩互相对望一眼,这一眼包含了多少千言万语在其中啊。。。不用任何多余的话语,我们紧跟着补给队,终于,我的脚下就是滔滔的沱江水~~~

赛龙舟集中在虹桥的下游一块水域进行,三三两两的龙舟漂在水面上,懒散得很,来来回回地划,也没觉着比赛就要开始的样子。沱江两岸的人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那么多,好多人都站到江水里去了,有些小孩子双脚泡在水里,起劲得来回踢脚,更多的孩子坐在堤岸的台阶,或爬上别人家后院的柱子、屋顶,热烈地企盼着。我和小周找了个能落脚的堤岸,随后阿牛也到了,但是那个丫头给挤丢了。

我们满怀期望地等着,一刻钟过去了,通知队员登记的大喇叭在热闹地喊。。。半个小时过去了,有几艘龙舟从我们面前缓缓划过,引起小小骚动,乡亲们给与稀稀拉拉的掌声,我们振作精神,以为运动员就位,赛龙舟就要开始了。。。但是,三刻钟过去了,大喇叭广播仍在喊,还是没有比赛的动静,这个时候,我饿了。显然,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不容易,我环顾四周,希望能有启发的灵感出现,但是,我左看看再右看看,汹涌的人头一望无边噢。

我们站立的身后贴着水泥墙,也许是人家的地基,也算是江堤吧,反正有一人多高呢,我是爬不上去了,头顶上方就是一户人家的后院。于是我朝屋里喊有吃的东西卖吗?我让看热闹的小孩帮忙问问有没有粽子卖,结果女主人拎着一大塑料袋出来了,探下身子递给我。我问多少钱,小孩子张口就来,10元一个,我也笑嘻嘻地说,狠了点吧,结果人家女主人说不收我们的钱,把我给美的呀。每次出门在外,都能遇贵人。你看看,你看看,人民风多纯朴啊!白送,不收钱,有6个呢。我们早就饥肠辘辘了,三下五除二就各解决掉一个,那个叫香,给那丫头留了一个。我看头顶上的小孩虎视眈眈盯着我们直流哈喇子,问他们要不要,狠狠点点头,于是就将另两个给他们了。

我们最终还是没能等到龙舟赛,隐约听到大喇叭广播说下午再进行,估计什么重要领导没到场吧,所以比赛迟迟不开始,苦了眼巴巴等候一上午的群众了。

我们在包大娘家吃的午饭,我们几个土人,为了看看名人包大娘长啥模样,就是吃饭也得也要和她家沾点边。酸菜鱼火锅味道好且分量足,我们三个吃得肚子溜圆,还剩了不少。她家对面有一对土地公公和婆婆的石像,面目和蔼,甚至胖胖的有几分可爱,阿牛强烈要求把她的脸与土地公婆一起留作永恒的纪念。土地公公婆婆在阿牛脸庞的映衬下,显得越发小巧可爱了。

回去路上,刚巧碰上凤凰一带赫赫有名的“素”,soul cafe正打开木门准备营业。喝杯咖啡,闲坐江边吊脚楼,赏赏风景消消食也是件幸福事。于是我们倚坐窗边,抬头可见虹桥和悠悠的沱江,开始了我们对这间小店和老板的窥视和八卦。全木结构的两层吊脚楼,店面层的一个小小的吧台也在窗边,靠门则有一台电脑和散乱的书、碟片,狭小的空间仅放得下4张小方桌,也是木头的,刷黑漆,古色古香的风格,韵味十足。老板名Jeff,是一个满口京腔的广佬,光头蓄须,说话略显腼腆害臊。他的一个朋友在一旁摆弄相机,很专业的长炮,他们明显都是广东人,但互相交流并不说白话。其实,素咖啡的出名除了这个个性老板,主要还在于他亲手调制和制作的咖啡和芝士蛋糕,前者浓香四溢,后者细腻香滑。朋友推荐说一定要试这里的摩卡、卡布奇诺、冰砂,可选其中任何一款来品尝,于是我们各要了一杯黑咖啡、一杯摩卡和一杯卡布奇诺,当然还有爱死人的Cheese Cake。

几乎整个下午我们都烂在了“素”,笼罩在暧昧的阳光下,沉溺在慵懒的爵士中,幸福得不知时日。其间,阿牛让我们做了一回名侦探“柯南”,破解了两起“无头凶杀案”;那个专业摄影师有些不情愿地应我们要求,随之不屑地摆弄我们的数码相机,无心插柳地为我们三人拍出了一张精品合照。

Jeff始终有些害羞地低头回答我们冷不丁冒出来的好奇问题,但就不肯说粤语。一个内敛的男人,我们对他颇有好感。三杯咖啡就被收买了人心。小周同志更甚,立场彻底倒向人家那边去了,该索取的发票也舍不得问人,说担心税收负担过重。女人啊,就是心软,上帝也没辙。临走,我们问Jeff刘大炮铺子怎么走,我们要去采购银饰,Jeff不紧不慢地答道:刘大炮不是卖“银”的。。。在场的人听了噗一声都乐了。话一出口,Jeff就意识到说岔了,忙不迭解释不是卖银(器)的,卖的是蓝印花布,可是这时大家都前仰后合没人听进去他的话了。

踏出“素”,没走出五步,我们随即又踏入一家卖首饰的小店。这其实是一间酒吧辟出一个角落附带卖尼泊尔搜罗来的饰品。阿牛如鱼得水,兴奋地挑选各式的耳环,她刚穿不久的耳洞终于能够一尝新耳环的滋味。早在株洲时,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新买一副珍珠耳钉,现在满目琳琅的耳饰让她感觉有些眩晕,一对眼睛不够使啊,这个看着也好,那个看着也不错。最后,这个杀价高手很满意地选了两对异域风情味十足的耳饰和一副金光闪闪的项链,还认了一个云南老乡大哥。我发现阿牛真是很会砍价,太佩服了,我也偷师了两招,比如说自己是学生,没什么钱,人家会主动减价;比如帮衬老乡生意,让老乡泪汪汪一把,心软了自然给你折扣。那老板被小妹从外面叫回来时,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又高又瘦的长黄毛居然就是在素咖啡和Jeff聊天的人的其中一个。后来我们知道他在凤凰也算个人物,混迹于凤凰各处,好几间酒吧都能看见他颧骨突兀的大头照张贴在公告板的醒目处,据说某某酒吧以前是他的,现在某某酒吧是他的,某某以前是他的女朋友,现在又换了某某,都是人有根有据地指着相片告诉我们的。

我们迈着悠闲的脚步一步三晃到虹桥。虹桥大概五十米的商铺区又消耗掉我们大半个钟,太好逛了呀。我们每间铺仔仔细细地看,不放过任何一个吸引眼球的物件。凤凰以买银饰为主,还有一些手工艺品、饰品。我们为株洲项目组的其他同事精心挑选礼物,都是按照她们各自性格特征选择的风格图案花纹等。我们一路买一路走,走走停停,走近傍晚。

无意识地往新城的方向走去,时而就地而坐,翘起脚来有滋有味地大嚼地摊上的酸菜泡萝卜,时而爬上高阶,从城隍庙俯看整个县城的全景大发感慨,时而阿牛和小周摆出酷酷的姿势,由我来照相。我们是打定主意的,凡是要买门票的景点一概不去。正没心没肺地闲逛,不知怎的,我猛地一惊,我突然想起来我们一心想着看龙舟,走得匆忙,仍不知那丫头姓甚名甚,也没记下手机,已经失散多时了,而阿牛的行李还在客栈四仰八叉地搁着,更要命的是没遮没拦扔在床上的手提电脑。。。要是。。。万一。。。我们心都凉了,再无玩的心思,急急忙忙赶往客栈。

回到客栈,老板娘说小姑娘中间回来过一次,见我们没在又出去了。待老板娘打开房门一看,我们心中石头方才落地,东西安好,和出门前一样的凌乱,摊了一床;多了一张字条,是那丫头写的,内容大概是自己叫啥名,现在哪里去了,手机号码什么的。我们觉得这丫头靠谱,正说着,她回来了。原来她是云南一间师范学院的学生,今年毕业,独自一人到凤凰玩,之前已经走了长沙等地,这是旅程的最后一站,随后即将回昆明。这孩子,倒和我年轻的时候挺象,喜欢一个人到处瞎跑。既然是学生,我们这些姐姐们对她自然就照顾有加了,而且她还那么懂事。

天快黑,我们四人一行拜访了刘大炮的铺子。刘大炮是当地名人,黄永玉给他提过词,是一个有着60多年手艺的老人家,祖上从贵州安顺迁入凤凰。他的儿子热情接待我们,为我们讲解了蓝印花布和蜡染有何不同,制作工艺及严格的气候条件,价钱如此之高的原因以及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他家的蓝印花布在当地是一绝,做工细致,花纹精美,很多作品被外国朋友作艺术收藏,当然,价钱也是不菲,一匹一米见方的作品起码上千,得,我们就咽咽口水,合影留念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