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三部曲之白日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乌镇三部曲之白日

自第一次夜游乌镇后,不久就迎来了母亲节。心里老是被乌镇吸引,带母亲去游览乌镇就很自然的成为那年母亲节的节目了。

这一次,也是有当地主人的陪同,只是换成了女眷。从乌镇的正门,买了门票大大方方的走进去;正值乌镇开办香市,门票还涨了不少。这次走的是正规路线,进了大门一直沿右边的路走,一路慢慢听解说,一个个景点都进去,直到门票上没有打洞的地方。几个重要的景点:矛盾故居——我很喜欢,最有意义,花了不少时间,看各种介绍,听免费的导游讲解;高公生酒坊——作为酒鬼的我,哪有不仔细参观的道理呢?自然也少不了买些手工制作的烧酒,带回去孝敬爸爸;蓝印花布——也看了,觉得有些像《菊豆》里的场景(没有游客的时候,更好看些,如果人多嘈杂了,完全没有了那种蓝印花布特有的朴实和安静);还有林家铺子,想不到那么多年前的乌镇就具有如此浓郁的商业气息(如今又回到了从前了)?不过,最想说的个人感觉最好的是百床馆:那么多的床,各个朝代的都有,材质不同,雕花的工艺不同,价格和价值也不同,尤其是主人的身份也各不相同。真敬佩馆主竟然能搜集到那么多?其中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可想而知!在那里,我徜徉在各式的床第之间,一一仔细看过,仿佛竟能看出昔日主人的生活痕迹。不过,时光不会倒流,这些主人家们,也早都灰飞烟灭了。不过,若是阴沉的雨天来参观,会不会觉得阴森害怕呢?这些古老的家具,可是也附着了不少深院大宅的阴气?一路走着,沿街的店面也一一逛来,不知不觉手上已经有不少战利品了:白菊花自然要买,烧酒,姑嫂饼,蜜饯……其中,有种蜜饯叫玫瑰什么的,味道不错,反正就是各样都买了些;还有,还有一家卖蹄膀的,一开始有些犹豫,没有买;谁知等买完蜜饯再过去,竟然卖完了!还买了一个竹制的舀子,专门买给爸爸舀浸泡的药酒——而且这个东西既便宜又实用,老爸可喜欢了。回去后,爸爸没有少夸我:虽然过的是母亲节,也没有忘记老爸!父母就是这样,希望我们孝顺,又心痛我们怕我们多花钱。走了差不多了,肚子也饿了。于是,就近在镇上的大街上找饭店吃饭。不是很突出的店面和菜肴,只是游兴很浓,也确实饿了,上来的菜,几乎吃的差不多了,尤其是梅菜烧肉。吃完,我们又去看了皮影戏和现场的越剧表演。皮影戏是有时间的,几乎场场都满座;后面的人是站着的;越剧嘛,像是票友演出,就站在戏台前的空地上,十足是《社戏》的场面……

大约下午2点多,我们一行四人终于带着大包小包,心满意足的回到了车上。

这次的乌镇,让我看到的是旅游者的天地,到处是游客,倒把本来的镇上的居民,变成了配角;在这大街小巷中,游客的喧嚣和嘈杂,让小镇的居民——通常都是些老人,只能躲避在家,享受清闲。熙熙攘攘的乌镇,和我一个月前,那个夜晚看到的乌镇,截然相反:一个似深闺中的大家闺秀,一个似充满活力的村姑,不能相提并论。

虽然,没有和心爱的人一起来乌镇,但这次也有不同的满足:百善孝为先,能尽份孝心,让父母高兴,不是每个做子女应该做的事情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