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西塘之梅园小记
终于到了梦徊牵绕的西塘。过年时就计划来的西塘,由于天气原因,外加一些琐事干扰,便没有成行。近来偶得休息,便忙中偷闲,来到了这久已向往的古镇。(顺便说一下,去西塘最好不要是节假日,否则游客熙熙攘攘,酒店人声鼎沸,已经感觉不到野兴雅趣了)
游古镇自然少不了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但给我印象更深的却是西塘特有的祥和气氛和悠闲的生活环境,这种似乎与世无争,气定神闲,悠然自得的心态或许就持续了几千年原始风情的原生态,(这一点特别与现代一日千里,变幻无穷的IT行业不同,让人感慨万分)。我特别地发现老人们用的旧式收音机,似乎是老上海的红灯,春雷的牌子,却在上海已经绝迹。
有很多在家门口临摹的老人,悠闲自在,也不顾别人的观摩和七嘴八舌的评议,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心境之中。我想古镇能够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保留下来,和这样的人文心态有很大关系,但愿能够永久地保持下去,不要象其它古镇一样成了徒有虚名的商品。
古镇的这种特有风情,在夕阳西下的暮色和人烟稀少的深夜中尤其深入人心。当地的人喜欢日落而息,因此当夜色渐浓,游客散尽的时候,人烟就稀少了起来。我徜徉在暮色中的古镇,脚步在青石板上清脆而悠远,仿佛又回到了远古的时代,思绪也飘逸了起来……
提起这次游西塘就不能不说一下我所落脚的梅园客舍。梅园在小镇的西头,坐落在古镇幽静的角落。从窄小的石皮弄穿过,靠右边几步远便是,再往前面走就是环秀桥,(旁边有小厅,可小憩,或追思怀古)。介绍给了和蔼的金阿姨,她牵着我向里走上几步,往左一拐有一个别致的院落,门厅上刻着梅园两字,就是梅园客舍了。眼前是个带花坛的小院,里面种着梅竹,可能就是名称的来由。客舍分两层,上下看看大概有八套房间,金阿姨给我看了一层的套间,有雕花木床和太师椅,青砖地面,带独用的卫生间。我喜欢房间的陈设和风格,又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因此就定下来了。古镇的夜万籁无迹,(这是都市里从来没有过的),梦游连连……一早起来便是清晨,推开窗户,从雕花的窗口望出去,是清幽的秀竹和含苞欲放的牡丹,枯座在藤椅上奇思怪想,我渐渐感觉变换了一个角色,似乎是一个清苦的书生,清心寡欲,十年面壁,潜心苦读。(旁边的一间,带有一个梳妆台,似乎古代的闺房,还留有阵阵余香)。起身出门,外面已经是炊烟袅袅,古镇的人们已经在生火做饭,打扫厅堂了。漫步一圈,品了永宁桥边一老者的小馄饨,豆腐花,又到来凤桥边端座欣赏了一会,就回到了客舍。金阿姨的阿婆在小院休憩,给这个慈祥的老太太拍了照片,金阿姨也端座着照了一张,我们还一起欣赏了客舍的留影,阿姨要客气地留我吃早饭,我说已经吃过了,就打了招呼,恋恋不舍地走了。(还好在我离开的时候,一列列旅游大巴载着成群结队的游客开拔过来,只好庆幸逃离的及时)
梦游西塘,思绪万千,不禁感慨,我轻轻地走了,又轻轻地来,梦游古镇,留下无尽的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