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际青年旅舍之“南山”遇“江南”
喜欢杭州。这种喜欢不同于一般掠奇揽胜的旅游向往,而是一种透出骨血的亲近牵引,就好比上海之于我。但后者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而对另一个没有任何渊源牵扯的城市生出如此浓烈的情感,就只能归结于一个“缘”字了吧。
因为这种缘,我不能满足于一年去杭州旅游一两次,而希望至少能住上一小阵。可惜,虽然是有那么点儿时间,却没有足够多的闲钱,动辄数百的住宿还是得算上一算。在网上留意的结果是知道了杭州国际青年旅舍。去年在南山路那家小试3天,感觉很不错。今年3月到了“江南驿”,感触更深。许是杭州的山水赋予了这块土地上创业者更多的灵性,连旅舍的设计都有这般别致的温情。
“南山”傍水而居,“江南”依山而建。但是两者的外观绝称不上“显山露水”。
记得去年下了出租,在南山路美院对面硬是来回走了好几趟,才看到了标识。沿着标识走向弄堂深处时,心中颇为周边厂房模样的建筑感到不安。而今年3月的举家出游,弟更是为了普通民居小楼般的“江南驿”大皱其眉,驱车入院后车门甩得震天响。
其实,“南山”与“江南”的美是在她们轻掠云鬓,展颜而笑时绽放的。
沿着弄堂直至顶头右拐,跨入一扇雕花铁门便入了“南山”,由此我真正领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原木铺就的庭院,空出了一方小池,几尾红鲤仰赖着大树枝叶的荫庇悠闲地在清澈的水中游弋。青黑色石块垒成的背景墙上摇曳着葱茏细竹,刚与柔就此契合得浑然天成。几张木桌,个把遮阳伞、若干藤竹椅,一条迈着优雅轻巧的步伐施施然迎向你的长毛狐狸狗,一位冲着你微笑点头的陌生金发碧眼美人……一切都令你感受景致物意人情的魅力。
“江南”却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意韵。
步上半腰的阶梯,就到了一个平台。平台的大半被整理成了一个小院落。小小的草坪、弯弯的青石径,错落有致的花树,再加上几尊小巧可爱的小象石雕,颇为赏心悦目。就着这番景致,另一小半被安置上了露天桌椅,可供人在春日下看书品茶,惬意得很。穿过小院再步上几个台阶就可到“江南”的门厅。弟的脸是在这里拨云见日的。而母亲也于此勾起了众多年少时的生活记忆。长桌条凳青瓷缸,柜几宫灯木屏风。即使是楼梯内侧的电脑、柜台西面的攀岩饰物也冲抵不了这里浓浓的复古与怀旧。
“南山”与“江南”的风格差异还体现在居室的布置上。
在“南山”住过底楼的8人间和二楼的4人间,同样干净整洁。只是从居住的角度看二楼的居室环境更好些,有些像童话中的小屋。小巧的房间安置了两张叠铺木床,如果睡上铺,木质的屋顶就触手可及。屋顶中间有一方不小的天窗,透过天窗可以看到大树高高的树冠。可惜我住的几天杭州的夜空并不明朗,没有星子。即便这样仅看树影摇动也是很有情致的。当然,如果不喜欢可以拉上窗帘。房间内还有两个木柜,一张小木桌,几把木板椅。桌椅靠着正窗放置。坐在椅子上,打开长长的玻璃拉窗,小院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住的房是靠近小院这一侧的。楼道对面的房就靠近西湖了。不知透过那儿的拉窗是不是可以看到湖面,实在令人遐想。
入住“南山”可能最需要调整适应的就是洗漱沐浴的心理,尤其是底楼。底楼的洗漱室是男女混用的,一侧是梳洗台,一侧就是沐浴房。并排开列的沐浴房虽然高大密闭,可毕竟是一个紧挨着一个。可以试想,你在这一间沐浴,与你两板之隔同样做着如此私密之事的可能就是一个全然陌生的异性。而完成洗漱打开门,或许还会衣冠不整地两两相对,如此尴尬与窘迫,实在令人望而却步。想当初我们一寝室的小女生大姑娘不管熟悉与否都相约望风,作贼似地草草了事。以至于换到二楼,看到男女对廊相望的沐浴间,还真激动得无以复加。至少能安心地整理完毕再打开那扇木门,即使碰上也彬彬有礼地点头示意,当作是社交场所的一次偶遇。
在“江南”,更倾注于传统的店主们在沐浴上似乎考虑得更周到些。除了三楼的二人间、普通三人间使用公用卫浴(那也是男女分区的)。其它的每一间房都有独立卫浴,而且还细心的用木门木板分隔成卫-浴-洗三个部分,大大方便了住客,这一点上,“江南”的考虑更符合国情。
入住江南,原是想订她们最有特色的大天窗二人间的。可惜由于只订一晚,即使提早了10多天还是没有订到。结果拿到的是306、302(好像是这个号)。凭心而论,仅作为留宿一夜的场所,两间房未尝不可,至少是干净整洁的。可是如果是作为旅游休憩地实在不理想。因为它们是利用三楼的夹道封加出来的,终年见不到阳光,也不透风,整体而言狭小、阴暗。如此环境草草将就一夜尚可,但确实不是愉悦人心的住所。莫说弟见了瞠目结舌,连我也大觉头痛,急急寻找猫猫店主换房。可惜只有一位客人临时退房,空出了一间208的山景标房。
进入山景标房。“江南”的浓郁风格立现。长长的木板床(上有床垫),方方的案头几,古朴的书桌与靠椅,还有民族风情的布织壁挂以及卫浴里的青花瓷漱洗盆,无不透着“江南”的特色,连一向挑剔的弟也不吝赞赏了几句。打开南窗,远可眺对面绵延的小山,下可见底下可爱的花园,只是右侧是隔壁挑出的包阳台,挡住了视线,少了一分景致看。由此推测隔壁房间的视野更好,只不知是哪号房。
不过按兔子姐姐的话说还是三楼带天窗的二、三人间最实惠、最好。可惜也是最抢手的,这次我们终是无缘相见呀。
对我而言“南山”与“江南”同为秋水伊人,难分轩轾。区别的只是不同的需求。如果更乐山,那就往“江南”;如果更喜水,那就去“南山”。如果倾慕时尚的轻闲,那就去“南山”;如果渴望古朴的宁静,那就去“江南”。
再过一周我又将去杭州,这次就住“南山”吧,听说“南山”已经有正式的名字了,叫“明堂”,而且重新调整过,不知卫浴是否在改变的行列。
夏天还将去杭州,住几天“江南驿”,再住几天“明堂”。希望这次能订到仰慕已久的“江南驿天窗房”,也想着到“明堂”杨公堤的分部去体验一番。
呵,想想就让我的心充实起来。杭州,可真是一个好山、好水、好地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