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神州(二十) 从黄果树到织金洞**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十六日游黄果树瀑布,十七日游织金洞——两个闻名于世的旅游景点。

黄果树门票旺季90元,淡季70元。虽然游人寥寥,我们也无法讲价,国际知名的品牌,店大欺客。

进大门,走不太长的石阶,便到了瀑布下边。现在是枯水期,但也可看出大概风貌,宽80米,高74米,很壮观。据说最早由五百多年前的徐霞客把它介绍了出去,现在的招牌上说: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壮观的大瀑布。

来回没用上一个小时,在大多数人照相的地方照了两张相,仅此而已。

如果不来,便觉遗憾,来了就来了,看一遍就可以了。下一次即使不收门票,我也不来了。也许是没有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许是枯水期?我不知道。

黄果树在安顺县境内。安顺县城道路上空高挂横幅“以黄果树为龙头,大力发展安顺旅游业。”确实如此,往黄果树景区的路上,旁边一门,写着“XX瀑布”“XX桥景区”字样。左边路标指着“通往XX洞”等等。全部依仗黄果树这一天赐的大瀑布,“大力发展”起来的,当然是为收钱。“旁门左道”这一成语我估计就是由此产生的。

黄果树的邮局值得一提。想盖个邮戳,经过几个当地人好一通指点,转了好几圈,也不得要领。看到一辆停着的邮车,我们才发现邮局是在一个二楼上,外面是一个窄窄的水泥楼梯。两个邮局的工作人员正在气喘吁吁地往楼上背邮包。

经过夜郎湖(不知是否是哪个自大的夜郎?)到交通堵塞严重、混乱肮脏无比的织金县城住下。

织金洞距织金县城不过二十公里左右,周围还有一些收门票的地方,号称世界第几的东西,我们一概视而不见,直奔主题。

游客接待厅就气势不凡,国内那么多旅游景点,可能我们孤陋寡闻,没见过这么开阔、敞亮、气派的,有点像民航机场大厅。

门票每人100元(旺季120元)。讲不下价来。

同前头的六个贵州游客一起,由一个导游小姐率领进洞参观。

让人大吃一惊,绝不是夸张。

高、宽都是百来米的溶洞,弯弯曲曲地,上上下下地,导游领着我们走了两个小时,告诉我们:共有两点五公里,三千多级台阶。

没有想到,地下还有这样的世界,这么巨大。这里的溶洞共有四层,我们好像只看了开发出来的两层的一部分。个别栏杆旁边是悬崖,下面有灯光,至少有一百米深,令人心惊胆战。

溶洞内的钟乳石造型奇特,色彩缤纷,晶莹剔透,宏伟壮观,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据导游讲,这里的岩洞穴形态有一百二十余种,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宏伟、最奇特的溶洞。

我们看到好多奇特的岩柱,导游并没有给我们细讲,两个小时太短了,这个溶洞太大了。奇特的珍品太多了,她也只能领着我们走马观花,粗粗浏览。

但有几个特别的地方,她还是给我们指了出来。

开放的八个大厅之一,水晶宫,里面有着至今令科学家们疑惑不解的溶岩。形态:卷曲石。易折易碎,美丽透明,但似乎不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能自动躲避障碍物,自由自在地向上生长。

大概是在金塔宫吧?我们行走方向的右侧,二百多米长,一百多米高的范围,倒挂的,向上生长的,塔、笋、柱、密布,美不胜收,俨然气势浩大的群雕,这里号称“大壁画”,一般的镜头根本不可能照下它的全貌。

镇洞之宝,“银雨树”,在最后的那个大厅里。一株罕见的开花状的透明石柱,下面是托盘,一层一层地像莲花一样的叶子,高十七米,亭亭玉立,它前面倒下了一棵,已经风化了,据说比它还要高出几米。导游说,这石柱长到一定高度,支撑不住,倒了下去,而后在原地又继续生长。现在这棵银雨树已长了十几万年。

绕是石头,也遵循这新陈代谢的自然清规。

大门外原国务院副总理级的评价“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作家冯牧的题词也刻在洞口“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

绝对中肯,一点也没夸张。

可惜的只是这个地方交通不便,有自驾车条件的朋友有机会一定来此一游。

如果以后还有空,哪怕门票再涨,我也要来游览,细嚼慢咽,慢慢品尝。

这次的时间太短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