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神州(十八) 游览小七孔**
三都旅馆的老板娘真是有道眼,说好到晚上有洗澡热水,直到今天早晨也没来。早晨退房时询问她,本来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会儿却故意地呜哩哇啦一通土语,让我们无可奈何。
昨晚的天气预报说全国大部分地方有大雾,看云图,我们目前所在的黔东南地区沾点边,十分担心。
出了三都,便有轻雾,好在爬了几座山后,天气就转晴了,也许是我们的冲出了雾区?
从三都往南几十公里的地方,人们的服饰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几乎所有的妇女都传着色彩鲜明的绿色衣服,一些年轻妇女胸前绣着如同清朝官员胸前的那种图案,也许是水族吧?住房也与贵州北部不同了。北部木屋是下层住人,上面放杂物,而这里正好相反。
距离荔波还有二、三十公里的地方,住房和服饰又突然改变。六、七十岁的妇女也打着绑腿,矮小精干,像过去小说中的敌后武工队员。木屋少了,大部分是土坯或青砖砌筑。山峰不再那么聚集,有些松散,大块土地也多了起来,大概这叫做高原河谷地带吧?
进入荔波县城,这里距广西只有十几公里。碧绿的水春河从县城中间穿过,空气清新,街道非常干净。荔波又一个国际级的风景旅游区——小七孔,我们特意造访。
本来是206省级公路,不知哪年,两头一堵,中间的十五公里就成为旅游区了。门票每人55元。
又让老婆上阵,一通商量,我们俩人买了一张票。
进景区不远,一处优美的地方吸引了我们。一大丛十几米高的碧绿的毛竹旁边是一座石桥,桥下河水清澈见底。旁边有一石碑,说这座石桥是清朝道光年间,一八三六年修建的,桥长四十米、宽一点八米,是当时荔波通往广西大商旅要道,因桥下有七孔,又称七孔桥。小七孔旅游景区也因此命名。
往上不远,是六十八级铁水瀑布。很有意思 ,喀斯特熔岩地貌的河床上,自上而下,流水冲刷形成的石华台面,像台阶似的一层一层的,现在是枯水季节,我们看不到六十八级,但可想象,雨季过来,一定十分漂亮。
周围的原始森林属于极为特殊的喀斯特熔岩地貌上的亚热带植物群落。直截了当地长在了石头上,藤萝密布,缠绕其间。想像不出这样的地质,干巴巴的势头上怎么能长出那么粗壮的树木来。
更令人叫绝的是水上森林。“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几百米长的河道上,石床裸露,流水哗哗,似溪似瀑,不见一粒泥土,以大片树木竟然就长在水里,而且枝繁叶茂,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在这里几乎整整用了一个胶卷。
这片水上森林的下边有一个石头围起的池子,浅浅的,水从池底不停地涌出,旁边一碑说明:过去瑶族人就这样为池取饮,称作“瑶池”。
神化中说天上王母娘娘使用的“瑶池”可能来源于此。
这个旅游景区绝对物有所值。可惜现在是淡季,今天一天只有我们两个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