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
旅游门票,是游历的见证。收集旅游门票的人大约不少吧?
翻看了我手边的旅游门票,400多张,除了少数是朋友送给我收藏的,其余都是自己的脚丈量过的地方。看着门票,想起了旅途中的一次次经历,心里是甜的。遗憾的是,有许多地方是开会去的,组织者是开的发票,不给门票,这样,也就有几十处景点的门票我没能拿到。不过,看看手边的门票,也有意思。
材质,有纸的,塑料的。多年前的门票印刷,纸张质量,都不能和今天比肩。却价格极低。有张人民大会堂的门票,0.20元;岳坟的:0.05元,也就是5分钱;北海的:0.50元;景山:0.30元;北固山:0.50元;燕子矶:0.80元。如今的呢,十元以下的怕是不多了。几十元的比比皆是,数百元的也不鲜见。自然,收入也在提高,也许,拉平了?
要高雅的,喜欢兰亭的一张门票。墨竹临风,书法飘逸,和兰亭遍园修簧的特色极为吻合;实用的呢,有明信片,比如,雁荡山,游好风景,还可以敲上邮戳做个留念。有乔家大院(就是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此拍摄而吃了名的),其实是一处民俗博物馆,里边展示着山西民间的用具,农具,服饰,饮食,这里的门票是信封。别致的,还有一样,虽然不是门票,却也不舍得丢掉,和门票一起保留着,那就是乌鲁木齐火车站的站台票,上边印着新疆风光,天山,天池,大漠……;哦,这里还有一张保险凭证呢,那是讲郎山的,这极险要的山,极陡峭难爬的山,要爬这山,随着门票就是这张“江郎山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凭证”,想到爬江郎山时的惊险,双腿都忍不住发抖呢。那次,下来时,到了一线天,终于不那么险了,前边强撑着的自己就一下子腿软了,在台阶上坐了好一会,才能继续行动,却也是腿脚一软一软的陡下来的。
周庄,第一次去,进庄是不收门票的,进景点,门票单卖。沈厅:4元,张厅:3元。现在,是连票了,60元,而且,进庄就要买,不管是不是去景点。即便是只想在小镇上逛逛,领略水乡风情,也一概买票,怎么就感觉有点别打劫了,却就是有那么多的人涌向那里,直到周庄成了个大市场。
瘦西湖门票,保留着几张,2元的,6元的,15元的,直到去年的50元。也许,多了24桥的景点,也许,多了画舫,这门票的价格还不算很贵。可是,比起来杭州西湖,沿湖逛逛,苏堤、白堤的免费接纳游人,或许,去杭州的人会更多吧。
一张门票,就是一个故事。门票里有自然风景,也有人生的风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