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随后冯自由将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至今已经过去一个世纪。然有明确指出三民主义之不足并阐明为何不足者,难免使人感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随后冯自由将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至今已经过去一个世纪。然有明确指出三民主义之不足并阐明为何不足者,难免使人感到
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始终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清末的战斗口号。这不仅由于清王朝是一个由满族贵族“宰制于上”的封建专制政权,还因为它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反
孙中山晚年在选择如何统一中国问题上,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依靠军阀以消灭军阀转变为以俄为师、唤醒民众以打倒军阀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促使孙中山这一伟大思想转变的内在因素是什么?本文认为,北伐军
谭延闿出身于官宦之家,在清末中过会元,点过翰林;在辛亥革命以前曾任湖南谘议局议长,是著名的湖南立宪派领袖;1920年代初又是湘省制宪自治的首倡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又毅然摆脱军阀内部角逐的纠纷,
孙中山晚年的政体思想与同盟会时期相比较有了重大的转折与飞跃,从狂热地追求美式民主共和制转而推崇德国俾斯麦式开明专制政体,从激进的飞跃论转而主张渐进论。这种转折与飞跃,是从他坦诚地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批判了统治中国思想界二千余年的孔孟儒学,人民大众获得一次思想解放。由于解除了禁锢,人们不但可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宣传杜威的实用主义,既有“全盘西化”的高论,也
洪秀全起义属于反清复明吗?为什么要到孙中山时期才能反清成功恢复汉人主权呢?洪秀全并不是一味的反清复明,他们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同时还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所以才会创立拜上帝教,然后利用迷信起义。但太
如果说起台湾,其实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人来说,台北,高雄, 日月潭等等远远不及金门岛的名字耳濡目染,我相信许许多多的中国游客对于金门岛更多的关注是那个历史中烽火炮声的“金门之战”
图片: 新四军陈毅代军长(前中)和一部分干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