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近代风俗文化史上,黄遵宪、严复、陈独秀先后作出开创性努力,贡献巨大。黄遵宪,是中外风俗研究的开山者;严复,是鼓吹全国学习西方文化的第一人;陈独秀,是中国新风尚的倡导者。 在中国
清朝光绪三年至四年(1877~1878),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直隶、山东等省,发生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旱灾。这两年阴历属丁丑、戊寅年,时人称之为“丁戊奇荒”。有关史书,也常以“晋豫大旱”或
1840年,为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进一步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门,英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同时,为了与鸦片战争相呼应,英帝国主义又指使受其控制下的印度道格拉王朝发动了侵略我国西藏领土的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史馆馆员、历史学家杨天石在文学馆的演讲 3月29日,一个春风和煦的早上,一些热心的听众早早来到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听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关于中国近代史方面的演讲。9点30分,
尽管孔子一生困顿,命运多蹇,但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学,孔子的地位就日益提高,以至于达到“吓人的高度”。1在漫长的近两千年的岁月中,很少有人敢向孔子的这种崇高地位挑
中国译书的最早活动,始自介绍外来宗教。近代译书则起于鸦片战争前后,它不仅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宗教,而且广泛地宣传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制度以及思想文化,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历史变迁,推动了中国社会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由于有关中国近代化问题涉及如何阐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助于对近代中国发展趋向的认识与把握,进而从较深的层面拓展中国近代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我们选择了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焚烧鸦片的6月3日,在全国范围展开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以此弘扬赖以立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就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问题,略作论述。
刘坤一(1830—1902),字砚庄,湖南新宁人。从同治四年(1865年)起,跻身于江西巡抚之位,其后又担任了两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任封疆大吏几达四十年之久。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推行新政,近半个世纪间
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戊戌维新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它突破了物质与精神分割的“中体西用”思维定势,开启了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闸门,第一次提出不独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特别强调